首页|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小流域产流过程研究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小流域产流过程研究

扫码查看
本文以内蒙古多伦县典型草原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小流域,通过野外调查、土壤入渗试验和人工放水试验,分析模拟典型流域内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的入渗过程,对比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入渗的差异,在土壤入渗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流域产流过程及机理,构建产流预测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径流调控及雨水资源的利用奠定理论基础。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坡向、坡位的土壤初渗率和稳渗率大小均呈现阳坡草地>坡顶草地>坡中草地>坡底草地>坡中山杏林>阴坡胡枝子林的趋势,初渗率和稳渗率的范围分别为3.578~4.854mm/min和0.813~1.072mm/min。 (2)不同的植被类型,土壤的入渗过程存在较大差异。草地样地的入渗率在开始阶段下降较慢,5min左右迅速下降,直至达到稳渗率,而林地入渗率一直缓慢下降,入渗曲线的下降趋势较缓。土壤初渗率和稳渗率随土壤初始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3)霍顿模型、考斯加柯夫模型、菲利普模型均能够很好地反映和描述多伦县典型草原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入渗特性,但霍顿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判定系数 R2的值的范围分别为0.813~0.870,0.916~0.972,0.693~0.775。 (4)随着雨强的增大,各样地初损历时逐渐减小,径流深和径流系数逐渐增大;基于运动波模型和霍顿入渗模型构建的流域产流预测模型在研究区产流量预测中具有较高的精度。

邹暑光

展开 >

内蒙古多伦县 草原区 小流域 产流过程

硕士

土地资源管理

秦富仓

2012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中文

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