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员工心智模式的和谐问题研究对于建设和谐企业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心理学、道本管理理论和中国文化传统为基础,结合企业管理的现实需要提出了和谐型心智模式这一核心概念,主要研究两个问题:和谐型心智模式是什么?员工和谐型心智模式有何价值?前者体现在明晰和谐型心智模式的概念、要素及结构等方面;后者主要体现在员工和谐型心智模式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上。为此,在相关理论研究回顾基础上,主要进行了四项研究: 第一项研究是分析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和谐意旨与和谐认知内容。通过对和谐的文字解读与对儒释道三家和谐思想的分析,发现和谐内在地包括着对个体差异的容纳与对个体价值的尊重,中国文化传统中蕴含着对和谐的价值认同和不懈追求,在思维方式上有圆通、“顺道”、一体化、内求自省等特征,在行为方式上则凸显着慈悲利他性。然而,这些文化传统要素不一定存在于现实企业之中,还要对企业现实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第二项研究是基于扎根理论的和谐型心智模式构思开发。选取5家酒店餐饮企业进行了6个月现场研究并采集到大量一手资料,按照扎根理论方法的分析程序进行资料分析、比较和归纳,发现和谐型心智模式可以由三个维度构成:利他行为倾向、和谐思维方式与和谐信念。这是提出概念假设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三项研究是构建员工和谐型心智模式概念模型,并提出理论假设。主要假设是:和谐型心智模式包含利他行为倾向、和谐思维方式与和谐信念三个维度;员工和谐型心智模式对其工作绩效通过敬业度的部分中介作用而产生正向影响。这是进行下一步实证研究的基础 第四项研究是基于问卷调查方法的实证研究。按照心理学量表开发程序,得到617个项目,然后进行逐步测试、分析、筛选和完善,经信度和效度检验,得到和谐型心智模式调查问卷。通过对全国范围内酒店餐饮企业抽样调查所得到的947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假设均得以验证通过。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并实证检验了和谐型心智模式概念模型;系统分析了中国文化传统对员工心智模式特别是和谐型心智模式的影响;揭示了员工和谐型心智模式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理;首次开发了和谐型心智模式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