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及其生境选择研究

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及其生境选择研究

扫码查看
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俗称田鸡、泥蛙、土狗等,隶属于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虎纹蛙属(Hoplobatrach us),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生境的丧失及人类的大量捕捉,其野生种群数量呈不断下降趋势。本文通过从相关文献资料中收集虎纹蛙的分布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Maxent模型,分析了虎纹蛙在中国的实际地理分布及其种群动态,并预测了虎纹蛙在中国的适宜分布区;同时,通过在楠溪江流域的野外实地调查,研究了虎纹蛙的生境特征及其生境选择性,并探讨了虎纹蛙的生境选择机制。在宏观地理分布及微观生境选择两个方面对虎纹蛙进行了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其野外种群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资料。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虎纹蛙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海南、香港、澳门、台湾等18个地区均有分布,其中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浙江、重庆、江西南部、江苏南部、河南南部、湖北南部、云南南部、四川东部、贵州东部等地区具有较高的适宜性。但是其野外种群数量并不太乐观,优势种群和常见种群数量较少,且野外种群数量下降的趋势比较明显,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报道的种群数量下降情况较多,虎纹蛙野外种群面临的形式比较严峻。影响虎纹蛙宏观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热季度平均湿度,最干季度平均温度和年平均湿度。 虎纹蛙喜好的生境类型为:丘陵地貌,坡度<15°,坡向为阴坡,地形较平缓的下坡位;土地利用类型为水田,地表基质类型为淤泥和细沙,地表湿度为70%以上,地表温度在20-30℃之间;植被类型为农作物(如水稻、莲藕、茭白等),植被高度大于100 cm,植被盖度在60%-80%之间;栖息地周围洞穴数量在10-40个之间;离大型水体的距离<500 m,离小型水体的距离<50 m;其栖息水域或最近水域的水体流速<0.05 m/s,深度<5 cm,温度在20-30℃之间,含氧量在3-6 mg/L之间,5.5<pH<8.5;离最近道路的距离<50m,离最近农田的距离<5m,离最近居民点的距离>200 m。影响虎纹蛙微观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为:坡度、坡位、植被高度、植被盖度、地表基质类型、地表温度、离大型水体的距离、离小型水体的距离、水体温度、水体pH、水体含氧量、离最近农田的距离、离最近道路的距离。

李世森

展开 >

虎纹蛙 地理分布 生境选择 种群动态

硕士

生态学

邵晨

2014

浙江师范大学

中文

Q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