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与效率分析

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与效率分析

扫码查看
研究目的: 卫生资源的有限和缺乏且分配不合理成为阻碍全球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中国,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冗余与不足同时存在,因此,如何公平地配置卫生资源,提高配置效率成为我国卫生改革首要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在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对全市卫生资源的公平性与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揭示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与效率现状及趋势,为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促进重庆市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法: 本研究应用Excel2007、SAS9.2、DEAP2.1软件,采用描述性分析法描述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情况;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评价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研究结果: (一)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状况 近年,重庆市卫生资源增长迅速,截止2012年,卫生人力方面,共有卫生人员18405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以下简称卫技人员)131658人,占卫生人员总数的71.53%。从每千人口拥有量上看,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生)为1.55人,注册护士(以下简称护士)为1.49人。从每平方千米拥有量上看,卫技人员为1.60人,医生0.63人,护士0.60人。医护比为1∶0.96。卫生物力方面,医疗卫生机构7319个(不包含村卫生室),平均每万人口2.19个,五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96%。床位总量130813张,平均每千人口3.91张,每平方千米1.59张。乙型大型医用设备共218台,总金额144434.05万元。卫生财力方面,医疗卫生财政拨款共565087万元,其中医院占总医疗卫生财政拨款的15.09%,基层医疗机构占33.70%,公共卫生占40.54%。重庆市卫生资源集中在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与西部其他省市相比,重庆市每千人口卫生资源数量较低。 (二)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中卫技人员和医生在0.3以下,床位波动于0.23-0.34之间,护士自2010年起低于0.4,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均在0.5以上;都市功能区的基尼系数大于新区、渝东南和渝东北;按人口配置,各区域床位、卫技人员、医生和护士的基尼系数均小于0.4,按地理面积配置,都市功能区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医生和护士的基尼系数均高于0.5,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和医生在新区、渝东北和渝东南的基尼系数均小于0.4,护士的基尼系数在渝东北大于0.4,在新区和渝东南小于0.4。总泰尔指数变化趋势与基尼系数一致,无论是按人口配置还是按地理面积配置,区域间差异对总泰尔指数的贡献率均高于区域内差异。 (三)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 主城九区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DEA相对有效DMU有4个,DEA弱有效DMU有1个;29个非主城区县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有效率(DEA相对有效DMU和DEA弱有效DMU占总DMU的百分比)为21%。18个市级医院卫生资源配置有效率为33.33%。主城区中卫生资源配置为DEA相对有效的DMU有3个,DEA弱有效DMU有3个;29个非主城区县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有效率为35%。近年来,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综合效率不断提高,于2011年达到DEA相对有效状态。 研究结论: 重庆市卫生资源逐年增长,但人均占有量较少,人均资源呈现不足和分布不均共存现象。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公平性较好,按地理面积配置公平性较差。护士相对匮乏,公平性较差。卫生资源配置相对效率总体不高,区域间差异明显,主城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高于非主城区县。

邹钦培

展开 >

卫生资源配置 公平性 效率评价

硕士

公共卫生

钟晓妮

2014

重庆医科大学

中文

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