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植物(Bryophyte)是一类植物体矮小、无维管组织、无花结构的高等植物。苔藓植物在植物界中介于藻类植物和维管植物之间,包括藓纲(Mosses)、苔纲(Liverworts)和角苔纲(Hornworts)三大类群。苔藓植物自古就是各国民间医药和草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苔藓植物在治疗外伤、烧烫伤、感染、肝炎、心血管疾病、皮肤疾病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很多苔藓还具有化感、抗菌、昆虫拒食作用,并且在保育植物和预测环境污染等方面拥有独特优势。近些年来,大量化学结构新颖独特的萜类化合物和芳香类化合物被学者们通过实验手段从苔类植物中分离获得,而且其中很多都具有优良的活性,这为农药与医药的研究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先导化合物。 本文对采自中国的三种苔类植物,包括采自安徽黄山的波瓣合叶苔、采自云南的东亚指叶苔和采自广西猫儿山的粗壮合叶苔的化学成分运用系统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常规的分离手段如硅胶柱层析法、MCI柱层析法、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法、C18反相柱层析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手段共分离鉴定了30个次级代谢产物,包括11个二萜,12个倍半萜,1个色满烷衍生物和6个芳香类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1个,为半日花烷型二萜scapaundulin C(1),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确定了新化合物的平面和立体结构。其余29个都是已知化合物。对波瓣合叶苔中所分得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和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进行了测试,发现半日花烷型二萜具有中等程度的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这也是首次报道波瓣合叶苔中化合物的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另外,本文中对粗壮合叶苔的化学成分研究也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