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运河景观使用状况评价研究——以中国大运河浙江段为例

运河景观使用状况评价研究——以中国大运河浙江段为例

扫码查看
运河复兴,承托着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期望。人、城、河的和谐共处,是世界所有逐水居民的共同心愿。中国大运河,作为举世瞩目的文化线路,作为城市记忆和市民情感的容器,肩负着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与振兴的使命。研究对滨水景观使用状况评价(POE)理论进行了梳理,对运河景观作了概念界定和构成分析,简略叙述了浙江运河的概况。 对使用状况评价的几种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和筛选,根据运河的性质和特征选定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构建了运河景观使用状况评价模型,模型由4项准则层和25项下级指标构成。以杭州主城区段(石祥路-三堡)和宁波主城区段(三江口)为主要评价对象,实地走访运河线路110km,建立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体系,通过Delphi法回收专家征询数据22份,用Yaahp软件计算得出评价模型各指标权重。实地回收使用者问卷数据(n=202),以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 主要结果如下:(1)准则层四项指标权重为环境品质:人工物质:社会管理:遗产保护=0.3198:0.1778:0.1607:0.3418,权重最高的五项具体指标为:真实性、水质、完整性、归属感和空气质量,遗产保护成为当前人们最关注的发展领域;(2)经模型构建和 FCE评价定级得出杭州主城区段和宁波主城区段的运河景观总体质量均为一般;(3)交叉分析表明使用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常住地区及职业对运河景观的各项使用指标评价存在显著差异;(4)景观质量提升建议:完善交通系统,做好运河区域与横向交通的过渡和接驳;发展业态增加青年使用者的访问频率和停留时间;适老化改造提升中老年使用者的满意度。

彭程雯

展开 >

运河景观 使用状况 评价模型

硕士

城市规划与设计

马军山

2014

浙江农林大学

中文

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