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的高效运行的高校用人机制,对于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方法,了解了高校用人机制研究状况,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论述了山西省高校教师、行政和工勤人员、调入人员聘用和晋升机制的基本现状;从选择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评价机制和流动机制五个方面分析了山西省高校用人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选择机制方面行政审批繁琐,评价机制多流于形式,激励机制中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盛行,流动机制存在“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现象等,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剖析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主管部门宏观管的过多、高校与企业之间人事制度不衔接、高校内部教师流动少等;按照“制度要稳定、宏观要放权、微观要搞活”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改革与创新高校用人机制的对策建议。“制度要稳定”是指高校用人基本制度保持不变,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宏观放权”方面,要通过鼓励高校采取多种编制用人、将事先审批转为事后备案、允许高校“体制外”用人等措施,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用人自主权。在“微观搞活”方面,通过实行“末位”淘汰的流动机制等手段,健全互动的评价、激励和流动机制;通过建立高校教师联盟、鼓励校际之间互聘教师、启动高级职称教师休假制度等方法,建立高效的教师用人机制;通过以合同聘用制废除干部终身制、完善干部定期轮岗制等举措,建立规范的干部用人机制;通过以劳动合同制规范工勤人员聘用、避免“高聘”“低用”等措施,建立灵活的行政工勤人员用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