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大农村的经济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并且在沿海及内陆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村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更高层次的水平,但是,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必然带来农村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必然进步。在农村社会里,由于乡村各种组织的对农村各事务的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农村社会里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大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根本无法满足广大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需要。近些年,农村社会宗族家族文化的复活、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的盛行、吃喝赌博之风的兴盛等,都反映了农村社会组织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新生代的农民宁愿选择在外流浪也不愿意回到农村重新择业,除了村庄经济落后这个物质方面的因素影响之外,农村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落后也是非常重要的客观因素。他们希望农村的教育、文化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和要求。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本文以邹平县张高村为例,对乡村组织建设的困境及对策进行研究。 农村社会基层组织建设是农村社会管理的核心和基础,在农村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乡村组织建设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项研究需要运用各种社会科学方法来实现。本文结合国内外许多关于乡村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学术观点,选取山东邹平县张高村这样一个普通的乡村作为具体的理论研究对象,分析该村的经济方面的发展状况,调研实际的乡村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以这样一个具体的事例为基点分析中国广大农村的乡村组织建设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力图为中国的农村组织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