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醉马草对几种植物种子萌发化感作用的研究

醉马草对几种植物种子萌发化感作用的研究

扫码查看
植物化感作用是化学生态学研究的活跃领域之一。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是禾本科(Gramineae)芨芨草属(Achnatherum)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北方的主要毒草,严重威胁着天然草地的生态和生产安全。本研究从醉马草株体和根际土壤水浸液对6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出发,揭示其化感作用规律,为醉马草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浓度醉马草水浸液处理6种植物种子后,基本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且浓度越大,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抑制作用越明显;不同部位的水浸液化感作用抑制强度表现为叶>茎>根;水浸液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在物种间和指标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化感效应总体表现为抑制性。 2、不同时期、部位和土层的醉马草水浸液对补播牧草总体表现为抑制作用。株体水浸液的抑制程度为无芒雀麦>紫花苜蓿>红豆草,种子萌发期的受限程度为开花期>返青期>结实期,种子萌发指标的受限程度为萌发指数>发芽率>发芽势;土壤水浸液的受限程度为紫花苜蓿>无芒雀麦>红豆草,种子萌发期的受限程度为春季土壤>秋季土壤>裸地土壤;总体看来土壤水浸液对萌发指数和发芽势表现为促进,对发芽率为表现抑制,敏感程度为发芽率>萌发指数>发芽势;不同土层水浸液0-15 cm土层表现为促进作用,15-20 cm土层表现抑制作用,敏感程度从强到弱依次为15-20 cm>10-15 cm>5-10 cm>0-5 cm;相对来说红豆草对醉马草株体和根际土壤水浸液的耐受限程度比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较大;因此,在醉马草爆发区进行草地补播恢复时,应优先考虑像红豆草一样耐受性较好的优良牧草。 3、不同时期、部位和土层的醉马草水浸液对伴生种总体也表现为抑制作用。株体水浸液的抑制程度为伊犁绢蒿>针茅,种子萌发期的抑制程度为结实期>返青期>开花期,种子萌发的抑制程度为发芽势>萌发指数>发芽率;对土壤水浸液的受限程度为伊犁绢蒿>针茅,种子萌发期的受限程度为秋季土壤>裸地土壤>春季土壤,平均敏感度对发芽率和发芽势表现促进,萌发指数表现抑制,种子萌发的受限程度为萌发指数>发芽势>发芽率,不同土层受抑制程度为0-5 cm>10-15 cm>5-10 cm>15-20 cm;可见,醉马草株体和土壤水浸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伴生种种子萌发和胚生长,这可能是造成其从群落中退化的原因之一。 4、不同时期、部位和土层的醉马草自毒作用化感效应敏感度不同。种子萌发期的受限程度为返青期>开花期>结实期,种子萌发的受限程度为发芽势>萌发指数>发芽率;土壤水浸液对种子萌发期的受限程度为秋季土壤>春季土壤>裸地土壤,种子萌发的受限程度为萌发指数>发芽率>发芽势,不同土层受抑制程度为0-5 cm>5-10 cm>10-15 cm>15-20 cm。但醉马草自毒作用相对较小,对很多指标表现为无影响或低浓度促进作用,加速了醉马草在群落中的繁殖蔓延。

赛米拉克孜·台外库力

展开 >

牧草 种子萌发 醉马草 化感作用

硕士

草学

靳瑰丽

2015

新疆农业大学

中文

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