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稻机插秧田杂草发生及防除研究

水稻机插秧田杂草发生及防除研究

扫码查看
本文针对江苏省水稻机插秧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其对水稻的影响、农业控草措施和化学除草技术开展系统的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水稻机插秧栽培和其他栽培方式条件下杂草发生规律,测定了主要危害杂草西来稗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水层深度对机插秧稻田杂草的影响,探寻合理的农业控草技术;通过室内生测法测定了稻田常用除草剂对水稻机插秧田主要杂草的毒力,筛选获得防除水稻机插秧田杂草的新除草剂配方,并进行了田间药效验证,为水稻机插秧田杂草综合防除提供科学依据。 1、水稻机械化插秧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危害 水稻机械化插秧田杂草有2个出草高峰期:水稻移栽后5-15d,20-25 d,总草发生量64.73株/m2。机插秧稻田与人工移栽田出草高峰期接近,比直播稻田晚1周左右。机插秧田杂草发生量比人工移栽田大,而直播稻田杂草发生量远大于机插秧田。移栽田以稗属杂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为主,扁秆藨草、野荸荠等莎草科杂草次之,鳢肠等阔叶类杂草发生较少。水直播田稗属杂草、千金子等发生量最大,鳢肠等阔叶类杂草次之,异型莎草等莎草科杂草相对较少;旱直播田中稗属杂草、千金子、马唐发生量最大,鸭跖草等阔叶类杂草次之,异型莎草等莎草科杂草相对较少。 西来稗2株/m2显著降低水稻的产量,根据水稻产量与西来稗密度拟合方程方程式y=-0.3226x2+9.3785x+1.7792(R2=0.9411;x为西来稗密度;y为水稻产量)得出西来稗0.4株/m2-0.8株/m2时水稻理论产量损失率达5%-10%。西来稗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是降低水稻穗数,其次是降低穗粒数、结实率,而对千粒重无显著影响。西来稗2株/m2显著降低水稻的有效分蘖;西来稗4株/m2对水稻一次枝梗个数、一次枝梗粒数无显著影响,但对水稻二次枝梗个数、二次枝梗粒数、地上干物重、穗粒数及穗长有显著影响;西来稗8株/m2显著降低水稻单株高效叶面积和结实率。 2、水稻机插秧田农业控草技术 小麦秸秆还田可以推迟机插秧田杂草的发生高峰期,促进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的发生,对禾本科杂草的发生量无显著影响,不同秸秆还田量对杂草的发生量无显著差异。田间湿润管理机插秧田杂草发生持续时间长、发生量大,而保持田间4-5 cm深水层,可推迟杂草发生高峰期,减少杂草发生量。 3、水稻机插秧田化学防除技术 采用整株生测法测定水稻机插秧田主要杂草对常用除草剂的敏感性,并利用Gowing法及孙云沛法进行复配剂最佳配比的筛选。结果表明,嘧啶肟草醚与氰氟草酯混配合理的比例范围在1∶2-1∶10之间,丙草胺与双草醚混配合理的比例范围在15∶1-30∶1之间,异丙隆、丙草胺和氯吡嘧磺隆的最佳比例为34.5∶14∶1.5、29.5∶16∶1.5或24.5∶18∶1.5。田间试验表明,10%嘧啶肟草醚·氰氟草酯OF1500、3000ml/hm2对水稻机插秧田稗属杂草、千金子、野荸荠、异型莎草、鳢肠、丁香蓼、田菁等杂草的防效均高于80%。32%丙草胺·双草醚WP移栽前2d施用防效高于移栽后5d,但移栽前施用对水稻生长有影响。32%丙草胺·双草醚WP750、1200g/hm2移栽后施用对水稻机插秧田一年生杂草防效达80%以上。水稻移栽前施用47%异丙隆·丙草胺·氯吡嘧磺隆WP600、750、900、1500g/hm2对一年生杂草防效达到85%以上;水稻移栽后施用750、900、1500g/hm2防效达85%以上,且对水稻安全。

高婷

展开 >

杂草 水稻机插秧 栽培模式 农业控草技术 除草剂

硕士

农药学

娄远来

2014

南京农业大学

中文

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