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贵州苗岭南坡地区进行苔藓植物标本采集和收集,共得到3500余份苔藓植物标本。经鉴定,该地区苔藓植物有81科223属768种(含种及种以下的分类单位,下同),其中藓类植物门47科162属539种;苔类植物门31科58属225种;角苔植物门3科3属4种,其中有1个新纪录属和17个新纪录种。对本区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分析得出,本区有14个优势科、17个优势属。本区苔藓植物优势科、属的地理成分典型的温热带分布类型,并且具有从温带向热带、亚热带过渡的特点。同时,本区还存在较多的单种科和单种属,说明本区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根据吴征镒对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研究的界定范围(吴征镒,1991),对贵州苗岭南坡的苔藓植物的区系成分进行分析得出,该区苔藓植物区系可划分为14种类型,其中,东亚成分占比最大,热带成分是该区的第二大成分,其中热带亚洲成分较为显著,占热带成分的63.44%;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占比相差不大;中国特有成分比例较高。与全国其他10个地区的苔藓植物区系进行比较得出,本区与湘西北地区、四川福宝丹霞、渝东南和重庆西南丹霞的关系较为密切,与吉林长白山、陕西太白山和大巴山地区关系最为疏远。将11个地区的物种丰富性综合系数进行比较后得出:苗岭南坡地区的苔藓植物丰富度综合系数最高,表明该地区苔藓植物物种相当丰富,吉林长白山地区位列第二,渝东南地区和海南尖峰岭较低。 对本区23个样方内的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整理和统计,共达到苔藓植物232种,其中有22个优势种。对23个样方的苔藓植物α多样性进行比较得出,样方内苔藓植物的多样性指数主要是受样方内物种种数的影响,海拔高度、草本层盖度、人为干扰和基质均对苔藓植物的分布有影响;且该区苔藓植物非常丰富。 在苗岭南坡地区所选的23个样方中,苔藓植物的分布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最大,呈正相关;草本层盖度对苔藓植物的分布影响也较大,呈负相关,说明草本层盖度越大,苔藓植物分布越少;人为干扰和基质对苔藓植物的分布也较大,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