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扫码查看
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镇矿集区西部,铅锌矿体分布于控矿断裂F2断层的南侧,赋存于石炭系高骊山组(C1g)和黄龙组(C2h)内,受构造和地层控制作用明显,呈层状、似层状产出,总体上矿体顺地层及主断裂(F2)展布,走向延伸数百米。矿体由上至下,表现为矿物组合趋于简单,热液蚀变迹象愈加明显,伴有矽卡岩化,矿石品位增加。矿床可分为同生沉积期、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三个期次,其中热液成矿期可细分为磁铁矿-菱锰矿-石英阶段(Ⅰ)、黄铜矿-毒砂-黄铁矿阶段(Ⅱ)、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阶段(Ⅲ)、方解石-重晶石-石英阶段(Ⅳ)四个成矿阶段。 对矿床主矿体中闪锌矿及透明矿物流体包裹体的测温研究可知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的热液成矿期成矿温度为109~361℃,属于中低温,随着成矿过程进行,成矿温度有降低趋势,同时成矿深度越深,成矿温度越高;盐度为0-18wt%,变化范围较大,流体盐度属于中低盐度;密度为为0.56-1.10 g/cm3,平均值为0.94 g/cm3,属于中密度;流体气相成分为H2O±CO2±CH4,液相成分为H2O±CO32-。 对矿床主矿体中闪锌矿进行微量元素LA-ICP-MS实验分析,结果显示闪锌矿具有富Mn、In、Sn而贫Co、Tl、As等元素特征。将栖霞山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和闪锌矿微量元素与国内外典型铅锌矿床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该矿床具有矽卡岩型铅锌矿床特征,认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来源,并在成矿过程中成矿热液受到大气降水的混入。栖霞山铅锌矿床成因可归纳为深部岩浆热液上移,淋滤地层中原有成矿物质,并对原生沉积期地层进行改造,从而形成新的矿体,因此为—复合成因矿床,推测矿床主体为远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于海华

展开 >

铅锌矿床 成矿作用 闪锌矿 微量元素 栖霞山

硕士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周涛发

2016

合肥工业大学

中文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