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做好“三农”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河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三农”工作。但是由于不同区域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距,有些区域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偏低,直接影响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农民收入水平差距,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对于促进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河北省农业转型升级,推动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从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三个方面,分析了贫困山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与河北省、北京、天津地区的差距。发现贫困山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京津冀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各项经济指标排名都很落后;通过对阜平县、涞源县等6个贫困山区县进行实地调研,运用描述统计法,分析了人口劳动力、基础设施、被调查者情况、家庭情况等基本特征,从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劳动力文化程度、农民收入四个方面,研究了贫困山区与河北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对影响农户家庭收入的多个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加入合作社、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情况等均对农户家庭收入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从政府、农村、农户多个角度提出缩小农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第一,加大京津地区的协助力度,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第二,鼓励兴办企业,大力建设合作社;第三,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第四,健全对农户的扶持制度,关注老龄农户家庭;第五,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开展劳动输出扶持;第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本文的创新点是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对河北省24个国家级贫困山区县和京津冀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差距分析;明确了河北省典型贫困山区的农民收入水平与河北省平均水平差距;运用实证分析法,探明了影响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并从政府、农村、农户多个角度提出缩小农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