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苏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就、问题与对策研究

苏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就、问题与对策研究

扫码查看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日益发展,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进行了二十余年。全国高校经过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改革模式。但各地区、各高校之间,后勤社会化水平参差不齐,随着高校后勤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在原有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情况下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近些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呼声已经不再强烈,不少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呈现出徘徊和停滞的局面,部分高校甚至走了“回头路”。 本文阐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政策,通过制度变迁理论和新公共产品理论分析了苏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三个过程和当前所处的后社会化阶段的现状,总结出“苏大模式”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学校办学成本大幅下降,后勤职工结构明显优化,后勤服务品质和保障力显著增强,后勤实体苏大教服集团成功做大做强。然而,苏州大学后勤后社会化阶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思想有动摇,原后勤事编制职工仍将长期存在,学校对社会服务企业掌控力不够和后勤服务企业的公益性难以保证。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很要的解决,会严重制约学校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本文通过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三个路径: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政府依然要占据主导地位;苏州大学要将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学校后勤实体要拓宽发展思路,向市场迈进。

韦广全

展开 >

高校后勤 社会化改革 服务品质 高等教育

硕士

公共管理

钮菊生

2016

苏州大学

中文

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