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炭疽病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的病害,能侵染多种阔叶乔木,即可危害林木叶片,也可以危害其茎部、枝干部和果实。对于不同寄主、相同寄主的不同部位炭疽病的症状表现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从广东省肇庆市北岭山珍贵树种种植基地采集到的降香黄檀、樟树、闽楠、火力楠、贝壳杉、格木和铁力木等7种珍贵树种炭疽菌病害样品,对寄主植物、发病部位、菌株形态学特征、分生孢子及附着孢形态等进行分析,将其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发育学结合研究,通过对ITS、GAPDH、CAL、ACT和TUB25种基因用最邻近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再将5种基因首尾相连,通过多基因联合建树法确定7种炭疽菌的种类,对北岭山所调查染病珍贵树种炭疽菌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其来源。 聚类分析结果可确定降香黄檀炭疽菌、樟树炭疽菌、闽楠炭疽菌、火力楠炭疽菌、贝壳杉炭疽菌和格木炭疽菌属于暹罗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iamense,铁力木炭疽菌为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根据分析7种炭疽菌的来源猜测,降香黄檀炭疽菌、樟树炭疽菌、闽楠炭疽菌、火力楠炭疽菌、贝壳杉炭疽菌和格木炭疽菌所属的暹罗刺盘孢C.siamense为广东肇庆北岭山本土病原菌,病原菌可侵染大部分珍贵阔叶树种,且寄主广泛;铁力木炭疽菌所属的果生刺盘孢C.fructicola为外来入侵病原菌可能性较大,随幼木侵染,或其他可能的的途径入侵。 本文首次对同一地区不同寄主的炭疽病进行分子鉴定,分析7种珍贵树种炭疽病源的可能来源及炭疽菌种间的亲缘关系,为解决林业上炭疽病防治问题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