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临床观察分析两例前牙反(牙合)畸形病例的诊疗特点及评价其治疗效果。 材料和方法: 选取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前牙反(牙合)病例两例。病例一,女性,20周岁,主诉上牙不齐及“地包天”。诊断主要为骨性III类畸形,上颌后缩,下颌平面角均角,侧貌直;安氏I类磨牙关系,前牙反覆(牙合)、反覆盖;上牙列重度拥挤,下牙列轻度拥挤,上中线左偏1.5mm,下中线右偏1.5mm。矫治方法采用掩饰性正畸治疗,拔除此处公式省略:,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排齐整平牙列、关闭拔牙间隙,调整咬合关系,至建立正常的覆(牙合)、覆盖。病例二,女性,18周岁,主诉为“地包天”求治,诊断为骨性Ⅲ类畸形,上颌后缩,下颌前突,凹面型。安氏Ⅲ类磨牙关系,前牙反覆(牙合)、反覆盖;上牙列中度拥挤,下牙列轻度拥挤;2缺失,上下中线偏左1.5mm。矫治方法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术前正畸拔除此处公式省略:,解除牙列拥挤,去除代偿,匹配弓形,去除咬合干扰。随后转口外行“上颌LeFortⅠ型截骨术+下颌BSSRO术+颏成型术”,前移上颌骨,后退下颌骨。正颌手术后4周进行术后正畸精细调整。 结果: 经治疗,两例患者均解除前牙反(牙合),排齐整平牙列,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获得了较为良好的咬合关系,软组织侧貌改善,整体达到协调、稳定、美观的治疗目标。 结论: 正畸医生需要对患者的错(牙合)畸形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设计。运用较为客观的标准来判断牙颌改变的方向及距离,才能为患者带来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