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益生菌剂调控肥胖大鼠脂代谢机理的研究

益生菌剂调控肥胖大鼠脂代谢机理的研究

扫码查看
益生菌剂是将已知有益的菌种,经一系列工艺制成的纯菌粉与一定量的益生元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生物制剂。肥胖是长期能量摄入与消耗不平衡造成的代谢失调,是一种慢性炎症,是多种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人们摄入的胆固醇、脂类食物不断增加,并且缺乏适量的运动,很多人处于肥胖状态,并逐步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益生菌在调控和维持机体脂代谢平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建立肥胖大鼠模型,并灌胃益生菌剂,对肥胖机体中益生菌剂干预进行功能性评价并探究益生菌剂在改善脂代谢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为其降脂作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有利于即食型益生菌剂的市场开发和广泛应用。 本研究采用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A、高脂模型组B、低、中、高浓度的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 C1、C2、C3和久久畅复合益生菌剂D1、D2、D3各3组,共8组,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再连续灌胃8周。实验期间定期采集大鼠新鲜粪便样品和血清样品。14周后,处死大鼠后,取相应组织和血液进行实验。采用ELISA法测定益生菌剂对大鼠血清、肝脏中脂代谢常规指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测定粪便中水分、总胆固醇、总胆汁酸含量,并制作石蜡病理切片,对益生菌剂进行功能性评价。采用RT-PCR测定肝脏中HMGCR、CYP7A1、LDL-R mRNA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p-AMPK蛋白表达量。探讨益生菌剂对脂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影响,确定可能存在的降脂机制。结果表明:(1)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和久久畅复合益生菌剂均可降低大鼠体重增长速率,降低肾脂、睾脂指数,控制肥胖状态,缓解肝脏脂肪变性和脂肪浸润;(2)均可随时间增长而降低大鼠血清TC、TG、LDL-C、AI含量至接近正常水平,提升HDL-C、AAI水平。C3和D2的效果最好,并且可较好降低肥胖大鼠血清TBA含量。D2在降低TG、LDL-C含量和AI,以及提高AAI上较C组突出;(3)C组和D组较模型组均可极显著降低肝细胞TC含量(P<0.01),D组降低肝细胞TG含量效果均较C组好,D2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4)均可降低血清MDA、NEFA水平;可提升血清T-AOC,D2和D3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和D组较模型组均可显著提高肝脏T-AOC(P<0.05),降低肝脏MDA水平,C3存在显著差异(P<0.05)。(5)均使大鼠粪便水分含量下降速率减缓,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大鼠的粪便含水量;还促进大鼠粪便中TC、TBA含量增加且均高于模型组;(6)可下调HMGCR mRNA表达量,上调CYP7A1、LDL-R mRNA、p-AMPK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C3可显著下调HMGCR和上调CYP7A1mRNA表达量(P<0.05),极显著上调p-AMPK蛋白表达量(P<0.01),D组均可极显著上调LDL-RmRNA表达量(P<0.01)。 综上所述,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和久久畅复合益生菌剂可通过下调HMGCRmRNA表达量,上调CYP7A1和LDL-R mRNA,p-AMPK蛋白表达量来调节脂代谢过程中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促进胆固醇向胆汁酸代谢,改善肥胖大鼠的血清和肝脏脂代谢指标,从而达到降脂功能。

明珠

展开 >

肥胖症 益生菌剂 脂代谢机理 血清 降脂功能

硕士

发酵工程

陈庆森

2016

天津商业大学

中文

R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