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大米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制备、性质及对米粉品质影响的研究

大米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制备、性质及对米粉品质影响的研究

扫码查看
淀粉可以与脂类物质形成复合物,使淀粉的热性质、溶解度、凝沉性以及质构指标等发生变化,形成的复合物添加到食品中,使食品的品质发生变化。本实验以五种大米为原料,利用碱法制得大米淀粉,取10g大米淀粉溶于100mL蒸馏水中,脂肪酸(硬脂酸、油酸)添加比例2%(以淀粉计),添加前先在乙醇中溶解;用搅拌机搅拌均质,在80℃条件下加热搅拌30min,离心机4000r/min离心15min,40℃下干燥一天,粉碎即得大米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研究了脂肪酸对大米淀粉的性质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形成的复合物对米粉品质的影响变化,结论如下: 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复合指数以及脂肪酸含量的测定,发现大米淀粉与脂肪酸的复合是以疏水作用力形成的复合物。通过热性质分析,发现复合物糊化时的起始温度(To)、峰顶温度(Tp)、最终糊化温度(Tc)以及热焓变值(△H)分别降低了5℃、10℃、10℃和0.3左右。添加2%脂肪酸与大米淀粉复合后,大米淀粉的溶解度降低了1%~2%,膨胀度降低了2%~4%,凝沉性降低了5%~14%,冻融稳定性提升了5%~10%,其中添加硬脂酸后的性质变化比添加油酸的性质变化明显。 在脂肪酸添加量为4%,放置1~2天时,与原淀粉相比,硬度值分别下降了130g和110g,弹性值增大了0.1左右,咀嚼性值增大了20g左右,粘附性降低了40左右,说明添加脂肪酸有利于提高淀粉质构指标的稳定性。 大米淀粉与脂肪酸形成的复合物,随着脂肪酸添加量、反应温度以及搅拌时间逐渐增大时,大米淀粉与硬脂酸、油酸形成复合物的复合指数及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大。在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中,大米淀粉与油酸复合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油酸添加量4%,反应时间30min,反应温度83℃。大米淀粉与硬脂酸复合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硬脂酸添加量4%,反应时间31min,反应温度83℃。 米粉中,添加10%复合物后米粉的短粉条率和蒸煮损失减小了1%~2%,硬度减小了100g,弹性和咀嚼性分别增大了0.05和20。在相同的贮藏时间下,不添加复合物的米粉与添加10%复合物的米粉相比,硬度值大,而弹性和咀嚼性则相对较小。表明复合物的添加有利于提高米粉的品质。

李宏升

展开 >

大米淀粉 脂肪酸复合物 制备工艺 米粉品质

硕士

食品科学

林莹

2017

广西大学

中文

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