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福建连城芷溪村文化景观基因及其保护性规划研究

福建连城芷溪村文化景观基因及其保护性规划研究

扫码查看
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其散落在各地的传统古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如果说文化是民族的根,则可以将传统古村落作为民族文化追根溯源的载体。然而,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地域个性缺失,形象趋同化的问题日益严重,传统古村落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其数量正不断地锐减,催生出的千村一面现象逐渐蔓延。因此,迫切需要找到契合古村落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其现代社会发展模式下产生的问题和矛盾,延续传统村落文化脉络。 目前国内除了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编制要求有具体的说明外,针对于一般的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编制还没有相对明确的技术路线可循,导致许多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编制不够规范,没有针对性。鉴于此,笔者希望从因地制宜的角度来思考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策略,由于每个历史文化村镇都有着独特的地域性,文化景观基因理论恰是围绕了文化的独特性展开。如果运用文化景观基因相关理论来深入研究,便能够为各个不同历史文化村落提供量身定制的保护性规划方案。 本文选题依托于福建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福建传统村落景观数据库的构建与管理研究》和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福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利用研究》,以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连城县芷溪村为例,结合文化景观基因相关理论展开研究,通过对村落的现状调研和文化内涵剖析,确定了芷溪村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充分挖掘了芷溪村的景观基因,分析了其主要特征内涵,进行基因要素的分类编码和景观基因图谱信息链的构建,并将其运用到芷溪村的保护规划中;结合文化景观基因的传承路径和基因改良方法,提出了芷溪村保护中与文化景观基因相关的具体措施和策略,初步绘制了芷溪村保护规划的分区方案,为村镇保护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和思路。

杨慧芬

展开 >

景观基因 传统村落 客家文化 保护性规划

硕士

风景园林

兰思仁

2017

福建农林大学

中文

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