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预测研究
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预测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的必然选择,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是协调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经之路。辽宁省是我国的矿产大省、农业大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也是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沿海省份。产业结构转型、生态环境治理、资源枯竭、城乡差距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辽宁省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而理清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逻辑关系,并客观合理地评价和预测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是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的前提。 在深入分析城市发展各主体间的逻辑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仿生学原理的“城市树”概念模型,把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抽象成树的结构和生长过程进行模拟,对城市系统内部主体及其协调性进行概念梳理,将资源安全与生态平衡放在同等地位,并构建了指标体系。为降低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观性,指标体系初建选取了30个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辽宁省2015年14城的数据,使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精简指标体系去除冗余指标,确定匹配辽宁省的指标体系。以辽宁省14个省辖市2015年数据为例,通过构建灰色关联结构矩阵,同时采用改进熵值法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用灰色综合评价法计算加权关联度进行目标排序对辽宁省各城市进行了横向评价。以辽宁省2004-2014年的数据对辽宁省进行了时间序列评价,并采用色GM(1,1)进行了预测并提出改善意见。结果表明,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内外均存在失衡问题:城市之间存在差距,整体水平不高,其中大连、沈阳关联度相对最高,朝阳最差;辽宁省近10年城市经济、基础设施、生态平衡、城乡统筹、资源安全方面发展失衡。并针对问题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服务业发展、促进城市群和特色小城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态平衡等建议。为进一步推进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印超
展开 >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
城市树模型
资源安全
生态平衡
灰色综合评价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导师:
邵良杉
学位年度:
2017
学位授予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