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内蒙古蓝舌病与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虫媒鉴定
内蒙古蓝舌病与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虫媒鉴定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为了了解近年来内蒙古地区蓝舌病流行情况、主要传播媒介库蠓的种类、内蒙古地区蓝舌病和鹿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流行的血清型。本研究通过竞争 ELISA方法检测2013~2015年连续3年随机采集的内蒙古11个地区的不同种动物血清样品,进行蓝舌病流行病学趋势调查。选择抑制率≥60%的样品进行病毒抗体中和实验,确定蓝舌病、鹿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流行血清型。持续对监控点的监控动物进行蓝舌病血清学监测,取转阳动物转阳当周、转阳前两周及后两周的EDTA抗凝血经鸡胚接种、C6/36细胞与 BHK-21细胞接种的方法进行病毒的分离,通过抗原捕获 ELISA方法、RT-PCR方法、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病毒分离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2013年内蒙古地区家饲反刍兽的蓝舌病总阳性率为10.82%;2014年内蒙古地区家饲反刍兽的蓝舌病总阳性率为11.75%,其中绵羊阳性率为8.76%、山羊阳性率为8%、牛阳性率为23%;2015年内蒙古地区家饲反刍兽的蓝舌病总阳性率为11.27%,其中绵羊阳性率为10.25%、山羊阳性率为15.56%、牛的阳性率0%;2015年鹿流行性出血热的总阳性率为1.43%,其中绵羊阳性率为2.46%、山羊阳性率为1.15%、牛阳性率为0%。全区连续3年蓝舌病的阳性率维持在10%~12%,变化不大,但有增长的趋势。2015年麋鹿、鹿、黄羊、岩羊、狍子等野生反刍兽的蓝舌病阳性率为3.67%,野生反刍兽的阳性率低于家饲反刍兽的阳性率,其中仅黄羊、岩羊、麋鹿三种动物检测到蓝舌病抗体阳性个体,羊种野生动物较其他种野生动物易感。内蒙古地区蓝舌病的主要流行血清型是7型、10型、23型,鹿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流行血清型是6型。通过经典的病毒分离方法分离蓝舌病病毒后,经抗原捕获ELISA方法、Real-time PCR方法检测鸡胚肝脏结果均为阳性,未出现细胞病变的细胞液经抗原捕获ELISA方法检测为阴性、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中检测到了病毒核酸片段。形态学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可以确定的内蒙古地区存在的库蠓种类,主要有刺螯库蠓、环斑库蠓、残肢库蠓。 多种方法检测结果表明,蓝舌病在我省流行分布情况为东西范围广、南北跨度大,以感染家饲反刍兽为主。了解我区蓝舌病、鹿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分布情况,对预防、控制这两种病毒的传播扩散有重要意义。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胜男
展开 >
关键词:
蓝舌病
鹿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病学调查
虫媒鉴定
血清学监测
流行分布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临床兽医学
导师:
吴树清
学位年度:
2016
学位授予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