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众多,农民人均耕地面积较小,农作物种植都是根据个人喜好或者对市场的初步理解来安排,很难形成规模化经营,造成农业生产成本高,利润低;同时大量农业劳动者从乡村进入城市务工经商,使得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加剧。“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好”问题日益凸显。面对农业发展的种种问题,近年来,在河北省一些地区涌现出一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经营组织,通过新的经营模式,更加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农民不愿种地的难题,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在确保农民承包权、经营权的前提下,保证了农民的收益,实现农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对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各地调研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从托管对象、托管主体、托管服务体制机制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托管对象思想观念保守、托管对象对托管信息缺乏了解、托管对象老龄化及流失问题、农业托管生产效益不高、部分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经营主体贷款不便利、农业人才技能水平有限、乡村管理体制滞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缺乏保障机制九个当前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便对于今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发展有更深的认识。 利用Logistic分析方法对于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家庭基本人口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农机具使用及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了解情况三个方面对影响河北省农户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意愿因素进行分析。模拟结果发现村庄与县城间距离、务农收益比重、耕地利用情况、获取农机渠道和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了解程度几个因素会对农户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意愿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从而为后文的对策建议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实地走访,集中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总结了滦县百信种植专业合作社、宁晋县垄上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协会中心、望都县冀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石家庄市栾城区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4个河北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较好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典型模式、成本收益、优秀做法,探讨河北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根据各种方法的分析结果,本文最终提出了7点建议,制定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托管服务规范发展、注重金融支撑和保险服务、解决耕地分散化细碎化问题、完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平台、加强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宣传引导的政策建议,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河北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村庄距离县城距离、务农收益比重、耕地利用情况、获取农机渠道和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了解程度4个因素会对农户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意愿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第二是总结了河北省不同的托管模式运作机制、成本收益以及成功运行的共同特征和关键作法,得出了带头人在托管服务中作用很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让农户更具主人翁意识、资金是规模扩张的主要瓶颈和大多数托管组织产业链条短四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