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北朝至隋唐入华粟特人石质葬具艺术研究
北朝至隋唐入华粟特人石质葬具艺术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史是艺术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交流带来的是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思想、艺术文化、生产技术的不断碰撞和交融,而粟特人作为媒介一样的存在在这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在北朝至隋唐时期,是中国中原文明与中、西亚的文明交流是艺术交流史上的一次高潮。大量的胡商包括粟特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且定居下来,甚至和汉族通婚,他们的后裔也留在了中国,融入了华夏之地。 随着入华粟特人石质葬具在中国本土的不断发现,其丰富的图像内容对于我们研究粟特人的宗教、文化、信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是更多的从艺术史的角度出发,关注入华石质葬具的制造程序和工艺技法,进而分析图像的构图、艺术特色、母题内涵进行简单的讨论,继而探讨入华粟特人他们的居家生活面貌,以及粟特胡人等外来民族入华对北朝隋唐世风变化的影响。 在论文第二章,介绍了入华粟特人石质葬具的定义和分类,并对石质葬具的制作工艺和程序进行猜想和浅析,并且对当时石质葬具的使用权限进行探讨。第三章,分析入华粟特人石质葬具的造型艺术特征。在第四章中,分析入华粟特人石质葬具图像内容和艺术风格。第五章,对入华石质葬具图像母题进行分析,探究其背后的宗教文化内涵。进而探讨中古时期人们使用床榻坐姿和方式的改变,进一步分析中国中古家具从矮足到高足的发展进程和原因,以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对中原汉族文化带来的影响。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杨菁菁
展开 >
关键词:
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入华粟特人
石质葬具
艺术风格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艺术学理论
导师:
李瑞哲
学位年度:
2018
学位授予单位:
西北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K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