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秦岭川金丝猴交配体系研究

秦岭川金丝猴交配体系研究

扫码查看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隶属于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北的食叶猴类,栖息在环境寒冷潮湿的高海拔地区。川金丝猴形成由多个一雄多雌繁殖单元(OMU,OneMaleUnit)和全雄单元(AMU,AllMaleUnit)组成的重层社会,是典型的营一雄多雌生活的物种。研究团队前期根据短期时间截面的数据,对秦岭川金丝猴社群体系的研究发现,川金丝猴存在着多雄多雌的交配现象,婚配体系属于混交制,但是从更长生活史时间周期研究个体的婚配体系的证据十分缺乏,对于其雌雄婚配模式和规律仍比较模糊。本研究首次利用十年间的遗传样本,将行为学数据与分子遗传学数据相结合,研究川金丝猴的婚配体系以及雄性、雌性川金丝猴的繁殖策略,以此为研究川金丝猴的社会稳定机制以及两性的生殖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从而为非人灵长类社会进化研究的提供佐证。 本研究以秦岭玉皇庙地区的一群人工投食的野生川金丝猴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野外遗传样本采集,并整理分析了研究团队2004年-2014年所采集的遗传样本和十年间的野外行为学数据。研究期间共收集遗传样本390份,对样本DNA成功提取、位点成功扩增得到遗传数据的样本共计361份。样本采集覆盖历年繁殖群内单元,包括单元主雄样本42份,繁殖单元内成年雌性样本193份,以及未成年个体样本(包括青少年个体及婴猴)共计126份。用Cervus3.0软件,先对样本进行遗传个体鉴定,然后对84个未成年个体进行了亲权鉴定,并比对配对样本的原始位点遗传数据,加上个体的年龄性别信息等,最终确认了78个样本的父权归属(父权来自繁殖群),73个样本的母权归属。结果显示:OMU主雄均存在单元外交配产生后代的行为,但主雄后代中57%的后代为单元内雌性所生,根据社群个体关系研究结果,推测未被鉴定出父权的未成年个体(7%),其父权来源可能为全雄群。研究结果表明,在OMU主雄无法垄断交配资源的情况下,会选择与其他OMU主雄合作,分享父权,以抵御全雄群对交配资源的占有,保证繁殖群内雄性的繁殖利益。在这种多夫多妻的婚配体系下维持一雄多雌的社会结构,使得OMU主雄能够优先接触群内的雌性,主雄的全部后代中与群内雌性产生的后代数量多(57%),保证了自身的繁殖利益。

吴帆

展开 >

川金丝猴 婚配体系 雄性繁殖策略 个体鉴定 亲权鉴定

硕士

生态学

李保国、郭松涛

2018

西北大学

中文

Q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