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型酰亚胺螺环及其衍生物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新型酰亚胺螺环及其衍生物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扫码查看
几丁质是真菌生长和发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几丁质的生物合成过程必须要有几丁质合成酶的参与才能实现,从而几丁质合成酶成了设计抗真菌类药物特有的靶点。 基于此,本论文以几丁质合成酶作为靶点,根据已报道的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的结构特点,设计合成了新型酰亚胺螺环衍生物作为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并测试了其与几丁质合成酶的亲合活性和抗菌活性。 主要工作简单概括如下: 1、以丙酮酸乙酯和甲基肼硫酸盐为原料,经碳氮键缩合、维尔斯迈尔反应、醛基还原、溴取代反应合成化合物5。以4-哌啶甲酸为原料,经Boc氨基保护、酰胺化反应以及生成氰基反应合成化合物9。然后在强碱作用下化合物9与化合物5反应生成化合物10,化合物10再经过酯水解反应、氰基水解反应、异氰酸酯合成反应以及EDC作用下生成酰胺关环合成中间体螺环15。 2、以D-酒石酸为原料,经酯化、羟基保护、酯水解、胺与酸缩合成酰胺、酯碱性水解等过程合成化合物21a-r,然后与螺环中间体经T3P缩合,脱羟基保护得到目标产物23a-r。 3、探索了各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合成的最佳条件,共合成85个化合物,其中42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并通过1HNMR、13CNMR确认了其结构。 4、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几丁质合成酶的抑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几丁质合成酶抑制活性较好,尤其化合物23n和23r表现出极佳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0.1mM和0.11mM。 5、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真菌和抗细菌活性测试。抗真菌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23a-r对真菌抑制活性远远弱于对照药氟康唑和多氧霉素B。抗细菌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细菌有较弱抑制作用,与对照药左氧氟沙星相比,所有化合物的抑制活性都弱于对照药。 6、测定了部分化合物与氟康唑联合用药FIC值。结果表明:大部分所测化合物与氟康唑联合用药表现为无关作用,只有化合物23p在与氟康唑在新型隐球菌中联合用药表现为协同作用(FIC=0.375,FIC<0.5)。

张瑞

展开 >

酰亚胺螺环 合成方法 生物活性

硕士

有机化学

吉庆刚

2018

西南大学

中文

T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