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MIKE21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在南四湖上级湖的应用

MIKE21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在南四湖上级湖的应用

扫码查看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污染问题加剧,世界范围内水资源问题愈发严重。中国水资源人均可支配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夏多冬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解决我国华北及胶东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工程举措,而水质问题又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败与否的关键。南四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重要的调蓄场所,对东线工程调水水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南四湖上级湖进行水动力-水质耦合模拟,探究上级湖水质变化规律,并据此提出南四湖流域污染治理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 作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水动力和水质模型的研究进展,选择MIKE21软件进行南四湖上级湖水动力-水质耦合模拟。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分别建立南四湖上级湖水动力模型、对流扩散模型和ECO Lab水质模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最终选择ECO Lab水质模型与水动力模型耦合进行情景方案模拟。 (2)情景方案分为非调水期模拟和调水期模拟。在非调水期,模拟了入湖河流水质为Ⅳ类水和Ⅴ类水情况下丰、平、枯水年南四湖上级湖内水质变化过程;在调水期,假设南四湖上级湖各入湖河流节制闸正常或非正常打开,有较差水质的地表河流径流入湖,设定调水期前30天分别有50m3/s、100m3/s及200m3/s的入湖河流流量,水质分为Ⅳ类水和Ⅴ类水,模拟湖内水质变化过程,探究对调水水质的影响。本次情景方案模拟选择衍生变量总氮TN和总磷TP作为污染物指标。 (3)根据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归纳总结南四湖上级湖水质变化规律如下:1)在非调水期,入湖河流水质恒定的情况下,湖内污染物浓度先上升后下降,在7~8月间湖内水质较差,丰水年入湖河流流量最多,携带进入湖内的污染物质也最多,水质较差,平水年次之,枯水年湖内水质最好;2)在调水期如有河流径流入湖情况,湖内整体水质情况呈逐渐变好,前期入湖河流流量越大,进入湖内污染物质越多,湖内水质越差,前3个月梁济运河出口断面水质较差,后期随着进入湖内的污染物质降解扩散完全,不同入湖河流流量下湖内和梁济运河出口断面污染物浓度相差不大;3)入湖河流流量一定的情况下,入湖河流水质越差,湖内自净所需的时间就越长,湖内水质也就越差;4)入湖河流水质恒定的情况下,入湖河流流量越大,进入湖内的污染物就越多,湖内水质就越差,自净所需时间就越长;5)调水期如有河流径流入湖情况,相比于TN,梁济运河出口断面处TP浓度更易聚集上升,水质不符合Ⅲ类水调水要求的时间更长,并且在入湖河流水质为较差的Ⅴ类水时,由于TP较难降解,入湖TP量大于湖内自净能力,导致前期湖内水质逐渐变差,假设30天后不再有入湖河流流量后,随着湖内自净,湖内水质逐渐好转;6)湖岸边和湖内地形较高处水流速度较慢,污染物质容易在此聚集而浓度上升,难以降解扩散,需要重点治理。 (4)根据南四湖上级湖水质变化规律,提出相应治理建议,为南四湖上级湖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宫雪亮

展开 >

湖泊污染 水动力模型 水质模型

硕士

水利工程

孙秀玲

2019

山东大学

中文

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