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社区矫正是对未成年罪犯的一种保护。由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趋向于低年龄、成团成伙作案,我国越发重视在社区矫正的立法和实践中,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实行区分处理的策略。目前,关于社区矫正对未成年罪犯在刑罚执行方面发挥的价值,学者们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在实践中也作出了许多便于操作的设计。然而与国外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相比,我国仍有较大差距,表现为对未成年矫正对象依旧缺乏足够的关注,在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实践过程中,怎样把握矫正措施在实施中的合理性,具体矫正计划和矫正项目怎样开展,是否能够落到实处,仍旧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文章对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实践中遭遇的困难进行探析,讨论社区矫正实践中问题是如何产生,而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以便能够发挥好社区矫正之于未成年人的积极作用,进而通过实践推进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理论发展。 本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阐述了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实践的研究背景,结合国内相关立法、司法实践活动,对国内外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进行了综述,以此引发了对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第二部分即第一章是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这个部分划分为两个版块,第一个版块概述了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概念和发展现状,另一个版块从未成年人矫正工作的三个阶段阐述了其在实践中存在的困境。首先是未成年人接受矫正之前的制度没有为未成年人的矫正实践提供相应且充分的保障,其次是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缺陷,最后是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在善后工作的处理方面没有到位。 第三部分即第二章从两方面分析了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实践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社区矫正实践问题的共通原因,包括社区机制发育不良、衔接机制没有联动以及没有形成稳固的社会认同基础。二是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实践问题特殊的原因,包括未成年人自身社会化程度不高和未形成未成年人个性化矫正的理念。 第四部分即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建议。第一个方面是要做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入矫制度基础的奠基,主要是推进社区矫正立法,并且在此法中将未成年人专章单独设立,扩大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第二个方面是要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具体操作工作,包括五个措施,即促使未成年人的矫正队伍向专业化靠拢、使矫正计划与未成年人特点紧密联系、设置特别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项目、改进和完善未成年人评估体系以及促进未成年人信息共享和各部门联合执法。最后一个方面是促进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善后工作的解决,主要措施在于改变民众和学校的观念态度,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 最后一个部分为文章的结语,这一部分重申了社区矫正对未成年人的重要意义,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实践中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文章可能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