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安市城区大气PM2.5和PM10的时空变化规律与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研究

西安市城区大气PM2.5和PM10的时空变化规律与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研究

扫码查看
近年来,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日趋加重,尤其是PM2.5、PM10的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到人类身体健康,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西安市主城区域,南横线以北、渭河以南以及东西绕城高速所围的区域为主要研究区,展开颗粒物PM2.5、PM10的空间变化规律及其与植被覆盖类型、植被覆盖度的关系的研究。首先,利用2013年至2015年西安市13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24h自动连续采样的PM2.5、PM10的浓度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研究区PM2.5、PM10的时空分布特征。其次,运用ENVI、ArcGIS10.2软件,基于像元模型的二值化处理估算植被覆盖度(VFC),综合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最后,通过SPSS22软件,对颗粒物PM2.5、PM10的浓度与研究区的植被覆盖类型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西安市近5年来的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趋势以及颗粒物(PM2.5、PM10)的质量浓度的一般变化规律可知,西安市冬季和夏季的空气质量指数的时间变化规律受天气状况影响明显,随天气状况的变化呈波动性升高或降低。西安市的颗粒物的(PM2.5、PM10)的质量浓度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一般变化规律,且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2)从植被覆盖等级的变化情况看,西安市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变化主要为中高覆盖度向低覆盖度以及极低覆盖度转化,部分区域为高覆盖度向中覆盖度以及中、中低覆盖度转化。低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西安市主要建成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变化。研究区的植被覆盖除高覆盖度的面积增加外,整体构造也发生改善。植被覆盖面积发生转变的区域集中在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和长安区,耕地类型向其它类型转变最多。(3)在研究区内,以11个有效监测站点为中心,0.5km、2km、4km为半径分别做缓冲区,在缓冲区尺度下,从PM2.5、PM10与植被覆盖类型的关系看,PM2.5、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与植被覆盖类型的覆盖面积有相关性,但相关性不显著。此外,PM2.5浓度与以2km为半径的缓存区的林地面积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09;从PM2.5、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可知,PM2.5、PM10质量浓度与缓冲区的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性,且从2013-2015年,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增加。本研究通过克里金(Kriging)插值法得到监测站点外更大范围,更加精确,更加快速的颗粒物浓度数据。借助SPSS22软件,构建PM2.5浓度与植被覆盖度的回归模型。从研究结果看,展开林地面积对PM2.5的邻域加权调节作用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研究结论为研究西安市的颗粒物污染提供参考,为西安市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张丹丹

展开 >

大气颗粒物污染 植被覆盖类型 时空变化规律

硕士

环境工程

刘康

2019

西北大学

中文

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