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风险时空分异及其风险分区——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风险时空分异及其风险分区——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黄土丘陵沟壑区等生态脆弱区对全球变化具有极强响应,脆弱的自然本底与农耕活动并行背景下区域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轨迹上,该区域的生态风险研究已成为地理学与生态学应对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以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米脂县为研究区,构建“风险概率—敏感性—损失度”(PSI)的三维评价框架并以子流域为评价单元进行数据整合,分析了米脂县2009—2015年准则层及综合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异,并探究了综合风险的空间集聚模式及其重心的时空演化,最后基于风险主导因子给出米脂县风险防范分区及降险对策。结果如下: (1)2009—2015年风险概率分别为0.4993、0.5292,表现为上升趋势;生境敏感性分别为0.6119、0.6008,整体下降了1.8%,生境质量趋好;系统损失度分别为0.4245、0.4567,有增加的趋势; (2)综合生态风险呈现中间高南北低的空间分布;研究期间综合风险分别为0.1452、0.1520,风险有所升高;风险Moran’I系数分别为0.4617、0.4844,说明风险值呈现正相关且自相关程度升高;风险重心向西南转移跃入银州川道且风险演化主体方向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 (3)风险预警区、生态恢复区、预警恢复兼顾区、自然调控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7.53%、6.57%、23.86%、62.04%。基于子流域进行空间差别化的风险防范分区及其对应措施可有效促进风险消解与区域生态安全。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刘迪
展开 >
关键词:
生态风险
时空分异
空间集聚
风险分区
黄土丘陵沟壑区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自然地理学
导师:
陈海
学位年度:
2019
学位授予单位:
西北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X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