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农业产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与优化研究——以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农业产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与优化研究——以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扫码查看
对小农经济占据主要地位、生态脆弱的黄土高原区来说,整合上下游产业,建设农业产业园区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农业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为核心,深入分析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模式、限制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黄土高原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以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根据以往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结合实地调研提出农业园区的能值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别根据能值分析和物质流、能量流分析的方法对园区循环经济的系统运行状况、发展限制因素和改善方向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园区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园区循环产业链的优化方案,并作出可行性分析。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自然气候环境、土地利用强度、产业结构和生态污染等多重条件的限制。 (2)根据园区物质流和能量流分析,园区内企业发展程度不均,循环经济发展不平衡,整体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产业耦合程度较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难以兼顾。 (3)通过引进食品加工业,扩大仓储物流和废弃物利用产业产能,推进光伏发电、生物天然气工程和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工程可以优化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后园区的能源消耗总量仅提升了3%,但化石能源消耗量降低了59.02%,能源产出率上升了19%,整体能源结构得到了大幅度的优化。 (4)从能值评价体系看,园区经济发展程度整体较好,但二三产业发展较为薄弱;整体资源再利用程度偏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程度有限;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产业结构不均衡。 这一方法对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体系,也为其他农业园区的生态保护和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姚一晨

展开 >

循环经济 能量流 产业优化 农业产业园区

硕士

农业资源利用

员学锋

2019

长安大学

中文

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