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信息时代到来,国家湿地公园资源管理方式亟需升级。对湿地公园内的生态环境数据全面的掌握是国家湿地公园的科学保护与有效利用的基础,高效的组织与管理,注重生态环境数据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同时,国家湿地公园面向公众的生态信息传达成为时代需求,湿地利益相关者为获得自身的相关利益,就需要得到湿地生态资源相关的价值信息,公众作为生态资源的享用者和生态环境保护者,需要通过多渠道了解生态环境状况,通过互联网获取公园信息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资源和开展湿地旅游、科普宣教等活动,大力开展科研监测研究,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可持续利用途径。生态信息系统模型的构建,有助于公园管理方开展多方面科学研究工作,提升生态信息管理水平,为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管理提供理论支持,此外,新的网络技术为公园管理者提供了公园管理的新思路和途径。 本研究根据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环境监测和公园管理的需求,运用生态信息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构建了湿地公园生态信息系统模型,对公园生态数据分析所产生的生态信息进行展示。本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从理论概念到发展现状,对生态信息学和国家湿地公园研究概况进行综述研究,分析国家湿地公园研究的重点和主要关注对象,总结得出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基础信息,在此基础上,基于生态信息管理的角度,从生态信息源构架、分析与综合、可视化三个方面构建了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信息系统模型。其中从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三个方面对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分析与综合,基于CesiumJS(三维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开发生态信息可视化平台系统。 (2)从分析与综合三个模块中选取景观结构和格局分析、总磷反演模型构建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三个方面,按照生态信息源构建、生态信息分析与综合和生态信息可视化三个阶段,展开对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分析研究。其中,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景观格局指数的方法,对研究区景观格局演变进行分析评价。利用基于统计学理论的经验方法和前人研究成果,构建研究区总磷遥感反演经验模型,并得出总磷的时空分布图像,同时,将总磷的浓度变化与气象因子做相关性分析,分析得出影响总磷浓度的主要气象因子。基于梯度理论,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两部分内容,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体系,利用市场价值法、能值分析法、意愿支付法、旅行费用法等方法,对生态系统的“支持”、“调整”功能和“娱乐”、“游憩”价值进行价值换算,得出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 (3)根据研究区生态信息数据管理和生态信息可视化的需求分析,建立了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信息可视化系统。系统主要分为两大模块,分别是在线监测数据的三维展示模块和专题数据展示模块。其中专题数据展示包括土地利用状况、生态系统价值信息、水质监测数据等多源生态信息内容。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立
展开 >
关键词:
国家湿地公园
生态信息系统
价值评价
景观格局
可视化技术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地理学
导师:
王原
学位年度:
2019
学位授予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