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中华散尾鬼笔活性物质的提取优化及作用机制研究
中华散尾鬼笔活性物质的提取优化及作用机制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当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仍然侧重于使用化学农药,随着单一农药品种使用时间的增长,林木害虫和病原菌都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这致使杀虫剂、杀菌剂的用量在近年来逐渐增大,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已给人类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环境污染与经济损失。在国家的倡导下,生物农药的使用比例逐年增加,寻求高效、安全、无污染的绿色新型生物农药显得尤为迫切。真菌中含有大量抗虫、抗菌、抗病毒等活性物质。本论文在前期试验中证明,中华散尾鬼笔具有抑菌活性,显示出中华散尾鬼笔在生物防治领域具有应用开发的潜力,作为生物源农药资源具有重要开发前景。本研究通过野外采集中华散尾鬼笔,采用不同提取方式提取杀虫抑菌活性物质,并进行提取条件优化,分离纯化中华散尾鬼笔粗取物,并对森林害虫和病原菌进行生物测定,研究了粗提取对害虫和病原菌酶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获得如下研究成果: (1)用乙醇对中华散尾鬼笔的子实体进行活性物质提取,利用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中华散尾鬼笔乙醇提取物的5个因素进行筛选,对关键因素进行优化,结果确定中华散尾鬼笔乙醇提取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80(g/mL)、超声时间80min,在此条件下中华散尾鬼笔杀虫物质的提取率为31.21%,与提取率的理论值31.36%相近。 (2)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声辅助提取与浸提法,对中华散尾鬼笔物料表面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对中华散尾鬼笔粉末进行超声辅助提取,提取率为31.23%,使用温水浸提的方法为24.10%;并且由温水浸提提取的表面组织是波浪状和光滑的,与其相比,超声处理的中华散尾鬼笔样品的表面形态松散、粗糙。 (3)利用GC-MC分析中华散尾鬼笔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得出样品中存在戊酸(Pentanoic acid)、十六烷酸,乙基酯(Pentanoic acid Hexadecanoic acid,ethyl ester)等7种化合物。 (4)测定中华散尾鬼笔抑菌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酵液中,之后对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进行萃取及萃取条件优化。结果显示,中华散尾鬼笔的活性物质存在于发酵液中,发酵液中活性物质最佳的提取溶剂为正丁醇,最佳料液比为1∶3,最佳提取次数为3次。 (5)应用硅胶柱层析等分离纯化技术,并用薄层层析跟踪检测,对中华散尾鬼笔正丁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中华散尾鬼笔抑菌提取物L134。 (6)通过研究中华散尾鬼笔抑菌物质L134对拟盘多毛孢孢子萌发、菌丝的生长过程、膜透性、细胞壁完整性和关键酶系的影响,初步阐明了提取物L134对拟盘多毛孢的生物防治机理。提取物L134能够抑制拟盘多毛孢孢子萌发,并且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EC50为0.305mg/mL;影响拟盘多毛孢菌丝体SOD、POD、PPO、CAT、CL的活性,导致致病力下降,氧自由基清除系统出现障碍,MDA含量升高,膜质过氧化加重;L134能对拟盘多毛孢菌丝的细胞壁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对其菌丝生长的外部形态也产生了负面作用。 (7)对中华散尾鬼笔提取物L134的稳定性测定的结果表明:提取物L134在不同pH值处理下比较稳定;处理温度在65℃以下比较稳定;应用不同金属离子处理中华散尾鬼笔提取物L134,其抑菌活性无显著差异;在氧化剂和还原剂处理的中华散尾鬼笔提取物L134的试验中,氧化剂会影响中华散尾鬼笔的抑菌活性物质的稳定性,但在紫外线照射下稳定性良好。 (8)最后为了验证试验结果,分别测试不同提取物对舞毒蛾和多种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中华散尾鬼笔乙醇提取物对舞毒蛾幼虫有良好的杀虫活性,死亡率达到59.77%;中华散尾鬼笔正丁醇提取物对樟子松枯梢病(Sphaeropsis visci樟子松黑点针枯病(Pestalotiopsis sp.)、杨树烂皮病(Cytospora chrysosperm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等真菌均具有抑制活性。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林连男
展开 >
关键词:
森林害虫
中华散尾鬼笔
活性物质
提取优化
抑菌活性
授予学位:
博士
学科专业:
森林保护学
导师:
张国财
学位年度:
2019
学位授予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