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作为阅读疗法开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选用书目的质量直接决定了阅读疗法的疗效。阅读疗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发展已经衍生出了大量的阅读治疗书目,引发人们开展对纷繁多样的书目疗效和评价的思考与探究。此外,生理指标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深入研究,并应用于情绪识别、心理评估等诸多领域。那么,将生理指标引入阅读疗法的研究实践,开展引入人体生理指标的阅读疗法书目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基础。 本研究基于阅读疗法心理学原理、情绪维度理论、“全评价”理论等理论和思想,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引入生理指标的阅读疗法书目的评价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书目特征维度的评价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对阅读疗法已有研究的书目成果进行综述分析,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总结归纳出阅读疗法书目内外部特征的评价指标,实现基于书目内外部特征的评价研究; (2)心理感知维度的评价研究。创新性的引入生理指标开展以大学生为对象的阅读疗法实验,采集阅读干预时期读者的心率(HR)、血容量脉冲(BVP)和皮肤电(SC)的生理指标数据,进而分析读者的心理感知,获得书目吸引力、书目愉悦度和书目唤醒度的评价指标,实现基于书目阅读心理感知的评价研究; (3)内容功能维度的评价研究。通过访谈获取阅读疗法实验被试对书目内容功能的反馈评价数据,并在扎根理论的指导下对反馈数据进行质性分析,得到书目内容功能的固有要素和功能要素两个核心范畴方面的评价指标,实现基于书目内容功能的评价研究; 最后,在书目评价模型构建原则的指导下,分析书目特征、心理感知及内容功能三个维度间关系,融合三个维度构建阅读疗法书目评价的基础模型。并基于“全评价”理论和“书方配伍学说”实现针对不同情境的书目评价基础模型变形,以更好的应用于书目评价的具体实践中;另外,为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书目评价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阅读疗法书目的评价研究,为阅读疗法前期书目的选择、中期书目的调整以及后期书目的总结借鉴等提供指导,贯穿于阅读疗法的整个过程,为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应用实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