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切根对羊草种群动态及繁殖策略的影响

切根对羊草种群动态及繁殖策略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确定羊草种群在适应和抵抗逆境过程中的繁殖策略和生活对策,探究轻度退化和中度退化羊草草地的切根改良(根茎断裂)的方法,本试验在羊草的营养生长期(前期、中期、后期)分别进行了间距10cm、20cm、30cm的切根处理,研究切根对羊草种群动态变化,羊草叶、茎、穗、根茎生物量、营养元素含量(全氮、全磷)、能量累积资源配置和繁殖分配的影响,对羊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进行比较分析,进而阐明切根改良后,退化羊草种群特征、资源配置和繁殖策略的演变规律,为退化羊草草地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经过整个生长季对羊草种群的连续观测及取样测定后,研究结果如下: 轻度退化羊草草地上切根当年会不同程度地降低羊草种群高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中度退化羊草草地上,营养生长前期间距30cm切根提高了羊草种群高度,营养生长中期间距30cm切根可提高种群密度和地上生物量,营养生长前期间距10cm切根降低了种群高度和密度。同一时期切根羊草种群高度、密度表现为间距10cm<20cm<30cm。 轻度退化羊草草地上,营养生长后期间距30cm切根羊草穗的繁殖分配增加,营养生长前期间距30cm切根羊草叶的资源分配增加同时根茎的全氮分配降低;中度退化羊草草地上,营养生长前期间距30cm切根羊草穗的繁殖分配增加,营养生长中期间距30cm切根羊草叶的全氮分配增加同时根茎的全氮分配降低;在两种不同退化程度的羊草草地上,营养生长前期间距10cm切根羊草根茎的生物量和能量分配增加,地上构件的生物量和能量分配降低,促进了根茎的复壮更新。 中度退化羊草草地上切根间距10cm时,根茎的资源分配比例增加,根茎芽和分蘖节芽输出率增加,有性繁殖的相关性状表现较差,抑制了羊草有性繁殖又促进了羊草无性繁殖,此条件下羊草繁殖方式更倾向于无性繁殖;当切根间距30cm时,既有利于羊草无性繁殖,又可促进羊草有性繁殖。

王欢

展开 >

切根 羊草种群 繁殖策略

硕士

草学

邓波

2019

吉林农业大学

中文

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