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马克思贫困问题思想及时代意义研究
马克思贫困问题思想及时代意义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贫困问题思想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结合社会实践和时代特点形成的思想,贯彻在马克思理论的始终。马克思的贫困问题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在马克思以前,以亚当·斯密、马尔萨斯、西斯蒙第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以及以傅立叶、欧文、圣西门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贫困问题进行了分析,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最终因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问题而退出舞台。 马克思在对古典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的贫困问题分析批判的基础上,从社会实际出发,逐渐和旧哲学划清了界限,指出旧哲学在于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在遭遇物质利益难题后,马克思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最终将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归因于资本主义制度,并结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开始对贫困治理问题进行探索。马克思的贫困问题思想主要包括: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是造成贫困的总根源;剩余价值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贫困状况;实现共产主义是解决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的根本道路,贫困治理问题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要在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基础上解决。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研究马克思的贫困问题思想对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对现阶段我国实施精准脱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马克思的贫困问题思想,对坚持“人民中心论”,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为中国的精准扶贫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中国在扶贫、减贫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对世界各国的减贫治贫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世界各国的共同富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积极的作用。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婉
展开 >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导师:
李包庚
学位年度:
2019
学位授予单位:
宁波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