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巨噬细胞来源CXCL12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
巨噬细胞来源CXCL12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论文Ⅰ ox-LDL诱导巨噬细胞分泌CXCL12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研究目的: 1.明确巨噬细胞分泌的CXCL12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明确巨噬细胞分泌CXCL12是否通过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发挥作用。 研究方法: 1.建立细胞模型 利用豆蔻酰佛波醇乙酯(PMA)诱导单核巨噬细胞(THP-1)48小时,使其分化发育成巨噬细胞。然后,使用ox-LDL诱导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模型。 2.细胞免疫荧光检测 将VSMCs接种于12孔板的盖玻片上,培养过夜。多聚甲醛固定后,使用Triton X-100透化细胞,然后使用BSA封闭。将细胞与抗α-SMA的一抗在4℃下孵育过夜,然后与Alexa Fluor488标记的二抗在室温下孵育1小时。DAPI染色显示细胞核。最后,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 3.HE、免疫组织荧光(IF)或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 取大鼠或小鼠对照组和模型组肺动脉或胸主动脉做成蜡块,切片后进行相应的染色(HE、IF或IHC)。 4.Transwell共培养 将VSMCs接种到Transwell板的下室,将THP-1巨噬细胞接种到上室。然后用ox-LDL处理THP-1巨噬细胞。接下来,将VSMCs和THP-1巨噬细胞共培养24或48小时,用于后续实验。 5.细胞增殖检测 VSMCs接种于Transwell板的下室,将THP-1巨噬细胞接种于上室。处理结束后,向VSMCs中加入MTT再培养2小时,最后加入DMSO,用酶标仪测定490 nm处的吸光度。 6.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 孵育48小时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Transwell共培养体系上室和下室),用CXCL12的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 7.Western blot检测 从THP-1巨噬细胞或VSMCs中提取的总蛋白样品,用10% SDS/PAGE分离。然后,将蛋白条带转移至PVDF膜上,随后用5%脱脂乳封闭。将膜与CXCL12或GAPDH的一抗在4℃孵育过夜。次日,使用1×TBST孵育3次,用HRP标记的羊抗小鼠或抗兔IgG在室温下孵育1小时。用ECL底物检测免疫染色蛋白条带。 8.油红O染色 将细胞在载玻片上培养过夜,随后用ox-LDL处理,用4%多聚甲醛固定后,用0.3%油红O对细胞染色20分钟,用显微镜观察并采集图像。 9.RNA提取及qPCR检测 TRIZOL提取细胞总RNA。使用逆转录酶试剂盒将总RNA样品逆转录为cDNA。用SYBR Green qPCR试剂盒进行实时定量PCR测定GAPDH和CXCL12表达的相对水平。 10.siRNA细胞转染及shRNA细胞转染 将细胞铺板于六孔板中,培养至50-80%。然后根据使用说明书,Lipofectamine2000转染siRNA,用于后续实验。进行基因shRNA设计,构建载体(由安徽通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高纯质粒提取,转染细胞,筛选慢病毒稳转细胞株。 1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弃掉细胞培养上清,用冷PBS冲洗细胞后,轻吹细胞形成细胞悬液,取100ul的细胞悬液于1.5 mL Eppendorf管中,加入PI(最终浓度为50μg/mL)染料和RNaseA(最终浓度为20μg/mL),避光冰上孵育30min后,用200目滤器过滤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检测。 12.构建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 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构建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2周龄)10只,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只大鼠)和模型组(n=5只大鼠)。根据参考文献所述,通过向大鼠喂食高脂饲料加维生素D2三周后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构建 雌性ApoE-/-小鼠(8周龄)14只,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只小鼠)和模型组(n=7只小鼠)。根据参考文献所述,通过向小鼠喂食高脂饲料24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GraphPad Prism7.0软件分析所有数据,两组之间的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P值<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实验结果: 1.成功构建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模型并进行相应验证 2.ox-LDL的刺激同样可以促进VSMCs的泡沫化 3.ox-LDL处理的THP-1巨噬细胞促进VSMCs增殖及其泡沫细胞的形成 4.ox-LDL处理的THP-1巨噬细胞分泌的CXCL12促进VSMCs增殖和泡沫细胞形成 5.AS大鼠模型中发病大鼠VSMCs增殖且血清中CXCL12的分泌水平显著升高 6.AS小鼠模型中发病小鼠巨噬细胞分泌的CXCL12显著升高且VSMCs增殖显著增加 实验结论: 1.ox-LDL处理THP-1巨噬细胞和VSMCs可以显著提高CXCL12的分泌水平,并能够显著促进其泡沫化。 2.ox-LDL处理的THP-1巨噬细胞可以促进VSMCs的增殖。 3.ox-LDL处理的THP-1巨噬细胞促进VSMCs的增殖是通过分泌的CXCL12来完成的。 4.体内模型中,发现巨噬细胞分泌CXCL12显著提高,VSMCs的增殖亦显著增加。 论文Ⅱ ox-LDL诱导巨噬细胞分泌CXCL12及促进VSMCs增殖分子机制的研究 研究目的: 1.明确ox-LDL诱导THP-1巨噬细胞分泌CXCL12是否通过NF-κB信号通路完成。 2.明确ox-LDL诱导THP-1巨噬细胞分泌的CXCL12是否通过激活VSMCs的MAPK信号通路完成。 3.明确ox-LDL诱导THP-1巨噬细胞分泌的CXCL12是否通过激活VSMCs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完成。 研究方法: 1.人单核细胞细胞系THP-1的培养 THP-1细胞用1640培养基(含10%FBS,FBS置55℃灭活30min)于T75细胞培养瓶中,置37℃,5%CO2孵箱中常规培养,细胞呈悬浮生长。收集THP-1细胞悬液,用1640培养基(含10%灭活的FBS,佛波酯PMA10ng/mL,PMA用于刺激细胞贴壁)重悬,计数铺于24孔板中继续培养,进行下一步实验。 2.BMDM诱导实验 无菌取C57小鼠后腿,去掉肉留下骨头,用2ml注射器将骨髓吹出,并用反复吹打数次,将骨髓吹散。Tris-NH4CL红细胞裂解液裂解红细胞。重悬细胞并计数。浓度调整为2×106个细胞/ml。10cm培养皿中可加入7-8ml细胞,用BMDM诱导培养基培养,每2-3天换液,去除悬浮细胞,7天可收获成熟BMDM。 3.Transwell共培养 将VSMCs接种到Transwell板(3422,Corning,NY,U.S.A.)的下室,将THP-1细胞接种到上室。然后用ox-LDL处理THP-1细胞。接下来,将VSMCs和THP-1细胞培养24或48小时。 4.细胞总蛋白的提取及Western Blot实验 吸弃各孔细胞培养上清,每孔加入适量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的细胞裂解液,充分裂解细胞,用BCA蛋白浓度检测试剂盒进行蛋白浓度测定。取各孔相应体积的蛋白加入6×蛋白上样缓冲液中,充分混匀,98℃加热5 min,冷却后,可直接将样品用于SDS-PAGE,亦可暂存-20℃或-80℃。根据实验需要取相应体积的蛋白样品及预染蛋白marker上样进行电泳。使用超敏显色液(Thermo scientific,34095)进行ECL法显影。 5.SiRNA转染 将细胞铺板于六孔板中,培养至30-50%融合,然后根据生产商的说明,使用Lipofectamine2000(Invitrogen,Carlsbad,CA,U.S.A.)转染siRNA。 6.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7.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1.ox-LDL通过NF-κB信号通路诱导巨噬细胞表达分泌CXCL12 2.CXCL12通过激活VSMCs的ERK或JNK信号通路而促进VSMCs异常增殖 3.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不参与Transwell体系中CXCL12刺激VSMCs的异常增殖 4.白藜芦醇显著减轻ApoE-/-小鼠高脂饮食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面积,高脂饮食的ApoE-/-小鼠如果同时给予白藜芦醇饮水,则显著降低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 实验结论: 1.ox-LDL通过激活THP-1或BMDM的NF-κB信号通路的经典途径中p65的磷酸化而促进CXCL12的表达和分泌。 2.参与CXCL12刺激VSMCs增殖的可能效应分子是MAPK信号通路下游的ERK或JNK,而不是p38。 3.PI3K信号通路中的AKT、Raptor或者GSK-3在CXCL12刺激VSMCs增殖中不发挥作用。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令兴
展开 >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
趋化因子
血管平滑肌细胞
发病机制
授予学位:
博士
学科专业:
内科学(心血管病)
导师:
钟敬泉
学位年度:
2020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R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