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末端不匹配引物的反转录及其机制研究

基于末端不匹配引物的反转录及其机制研究

扫码查看
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是现代生物学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而反转录酶催化的反转录反应是其中的关键步骤。反转录酶被推测认为由于缺乏3'-5'外切酶活性而没有校准功能,从而容易引入碱基突变。类似地,也有研究表明反转录酶能够利用3'末端带有单个不匹配碱基的引物进行反转录延伸。但是,引物3'末端出现2个或更多不匹配碱基时,反转录酶是否还能进行延伸还有待阐明。 本研究中,对小鼠脑总RNA中特定的RNA进行反转录,通过定量PCR检测,发现MMLV反转录酶能够利用3'末端带有2个或更多不匹配碱基的引物进行反转录反应,同时也发现AMV和HIV反转录酶也有类似的能力。为了排除总RNA中其它因素的干扰,使用体外化学合成的RNA作为模板,利用定量PCR验证了上述现象。此外,通过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分析和Southern杂交分析,进一步确认了反转录酶能够利用3’末端带有2个或更多不匹配碱基的引物进行反转录。通过对反转录产生的cDNA进行桑格测序和高通量测序,发现当引物3'末端带有1或2个不匹配碱基时,反转录反应更倾向于直接通过,这和使用完全匹配引物类似,而且cDNA序列中也会相应的掺入1个或者2个突变碱基,观察到的这个现象和之前报道的反转录酶缺乏校准功能相一致。但是,引物3'末端带有1或2个不匹配碱基时,cDNA高通量测序结果中还各自有约8.4%和5.7%的序列和模板完全匹配。此外,当引物3'末端带有3个及以上不匹配碱基时,反转录产生的cDNA主要是和模板完全匹配的序列及部分掺入1或2个突变碱基的序列。更有趣的是,反转录酶也能够利用末端带有2个或者更多不匹配碱基并且末端为双脱氧胞苷(ddC)的引物进行反转录反应,并且得到的cDNA产物中匹配和不匹配序列的分布特征和相应的末端没有ddC的引物相似。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反转录酶能够直接通过引物末端的1或2个不匹配碱基,同时对于末端带有1或多个不匹配碱基的引物也具有类似校准功能的作用。 更深入的研究发现,MMLV反转录酶或Pfu DNA聚合酶和单链DNA孵育后会导致单链DNA的长度变短,提示MMLV反转录酶具有和Pfu DNA聚合酶类似的外切酶活性。通过体外纯化MMLV反转录酶缺失突变体发现,删除275-361位氨基酸后外切酶活性消失,进一步的缺失突变发现仅275-288位氨基酸缺失也会导致外切酶活性消失。更进一步通过点突变筛选,发现E275A突变体破坏了MMLV反转录酶的外切酶活性,但是对于反转录活性没有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发现E275A突变有效抑制了MMLV反转录酶对于末端带有2个以上不匹配碱基引物的反转录作用。 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反转录酶具有外切酶活性,并且该外切酶活性对于末端不匹配引物的反转录作用至关重要。

赖和劲

展开 >

反转录酶 反转录反应 不匹配引物 外切酶

博士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翟琦巍

2019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文

Q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