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民居作为最实用和历史悠久的居住空间,一直是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依托。传统民居的形成因地制宜且因势利导,受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气氛的影响,往往与当地地域特色相融合,也有各自形成的内在规律。但各地传统民居历史悠久,且特色各异,所受到的影响因子数量大且种类复杂,因而研究量巨大,探究和归纳其特点非一日之功。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传统民居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强调保护传统民居的紧迫性,以民居理论研究、数据库技术为基础,梳理研究对象浙江民居的种类,结构等,介绍了数据库的基础信息和设计思路。其次,对民居的内容,数据库的构建技术进行了说明和阐述。而后,在大量对浙江民居的实地调研基础上,收集第一手数据,分析和筛选民居构成要素和特征,并依靠数据库技术,基于民居构成要素等特征设计数据库。最后,介绍了数据库在数据编码,数据录入、数据库操作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以跨学科交叉融合与计算机数据库技术集成研究,研究内容不再局限于对民居单体建筑的静态研究,而是借助数据库技术,从民居单体出发,从局部地区尺度到大区域的民居规律做宏观把控。研究方法不再仅限于基于建筑学的调查测绘和图景描述,而是逐渐走向对民居形成原理及其规律的探究。 数据库是一个综合应用平台,因而民居数据库能从传统民居的角度,为学者提供民居数据录入、查询和分析等功能,也为民居的多层次数据的保存提供实际操作依据。此外,民居数据库的使用也为民居研究数字化、理性化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