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字济之,初号守溪,晚号震泽,世称震泽先生,明南直隶苏州府吴县洞庭东山陆巷人,著名文臣与古文家。王鏊现存诗歌八百余首,多为近体诗,亦兼少数古体,涉及诸多题材,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研究价值。论文主要从王鏊诗歌创作所反映的心态流变、诗歌题材类型、诗学宗尚、诗歌艺术特色以及其诗歌创作与吴中地域文化之关系几方面分析阐述。 第一章从王鏊诗歌创作看其心态流变研究。本章紧密切结合时代背景、王鏊生平经历,辨析于历史与个人的契合之处,王鏊在诗歌世界中所体现的个人生命经验,以此更为准确地解读其诗歌思想意蕴。 第二章王鏊诗歌题材类型。王鏊诗歌题材广泛,包括酬唱赠答、行旅纪游、咏物抒怀、时事讽刺等。不同题材承载着不同的抒情达意功能、价值取向与审美追求,通过分类型研究,可以更为深入地探讨王鏊诗歌创作的内容特色。 第三章王鏊诗学宗尚、艺术风格与艺术手法。本章主要对王鏊诗学观念以及在其观念指导下的诗歌创作风格进行探讨分析,主要表现为兴寄闲远、真切自然;并探讨王鏊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为“以才学为诗”“以文为诗”。 第四章将王鏊诗歌创作置于吴中地域文化之中,对王鏊诗歌创作的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分析,从自然环境与人文传统两方面探讨吴中地域对王鏊诗歌创作在艺术风格、思想内容、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影响。 余论部分是对王鏊诗歌创作的补充论述。第一节探讨王鏊诗歌“兼备众体”的诗歌创作特征;第二节从王鏊政治身份切入,着重考察王鏊诗歌迥异于翰林诗风的独特性;最后对王鏊诗歌创作的后世影响作简要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