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为木犀科连翘属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Thunb.)Vahl)]的干燥果实,为中药大宗药材之一。连翘性寒、味苦、无毒、入心、肺、胆经,具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良效,有“疮家圣药”之美称。临床常用于风热感冒、瘟病初起、高热烦渴、痈疡肿毒、小便淋闭等的治疗。连翘叶为连翘的叶子,其活性成分类别与果实的活性成分比较相近,但化学成分的含量有一定差别,如连翘苷、连翘脂素和熊果酸的含量均高于果实。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连翘叶具有较好的抗炎、抗氧化、降血压和抗疲劳等功效。目前,仅少量的连翘叶在我国河南、河北、陕西等地用做茶饮,大量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天然生物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连翘叶资源的利用开发需进一步拓展。 连翘脂素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抑菌、保肝、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连翘脂素在桂花中的含量仅为0.002%左右,在连翘果实中的含量仅为0.008%左右,在连翘叶中的含量也仅为0.04%-0.064%。因此,直接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分离非常不具可行性。此外,合成连翘脂素存在成本高、有污染等问题。因此,连翘脂素的来源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研究与利用。 本课题组先前研究发现,对连翘叶进行发酵处理,能使连翘叶中含量较高的连翘苷有效转化为连翘脂素,使连翘脂素含量提高约28倍。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连翘脂素提供了可能,并需要进一步研究连翘脂素的提取、纯化工艺。因此,本课题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从连翘叶发酵产物中提取、纯化连翘脂素的工艺研究。本文旨在开发一种能快速、大量制备连翘脂素的方法,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评价。具体内容如下: 1.连翘脂素含量测定方法建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了连翘叶粗提物中连翘脂素等主要成分的色谱分析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连翘脂素标准曲线符合线性回归方程y=7159815.74x,相关系数R2=0.9994,线性范围0.02~1.0mg/mL。并且,建立的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和准确性,可用于连翘脂素的含量测定。 2.连翘脂素纯化工艺:用80%乙醇提取连翘叶发酵物,提取液减压浓缩,冷藏静置、过滤,收取沉淀物(连翘叶粗提物)。首先,以连翘叶粗提物为研究对象,以连翘脂素回收率为指标,利用水洗和醇洗除杂的方式,考察了水和乙醇对连翘脂素回收得率和产物纯度的影响,确定了沉淀分离工艺条件;其次,进一步以沉淀分离产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以连翘脂素回收得率和产物纯度为指标,研究确定了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工艺参数;最后,以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产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重结晶的方法,以连翘脂素回收得率和产物纯度为指标,确定了重结晶的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连翘叶粗提物通过两次水洗后,可得到纯度约为30%的产物;水洗产物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可获得纯度约为50%-80%的产物;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产物经甲醇重结晶可获得纯度达到98%以上的连翘脂素。 3.不同纯度连翘脂素样品抗氧化活性评价:以样品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FRAP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对不同纯度连翘脂素样品进行了抗氧化活性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纯度连翘脂素样品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均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而且与连翘脂素纯度呈正相关。但是,连翘脂素样品纯度从10%左右到80%左右,总抗氧化能力与连翘脂素的纯度基本呈正相关,连翘脂素纯度达到95%以上时,总抗氧化能力反而低于80%左右的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