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phrinb1/EPHB2/MAP2/NMDAR在经颅直流电刺激促进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发生的作用

ephrinb1/EPHB2/MAP2/NMDAR在经颅直流电刺激促进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发生的作用

扫码查看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源肝细胞配体b1(ephrinb1)/受体B2(EPHB2 )/微管相关蛋白2(MAP2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信号通路在脑缺血后海马内源性神经发生中的作用,并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神经发生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清洁级雄性7~8周龄成年健康C57BL/6小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BCCAO)建立小鼠脑缺血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1)Sham:假手术组;2)Model:脑缺血模型组;3)tDCSL:脑缺血+tDCS75μA组;4)tDCSH:脑缺血+tDCS150μA组。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常规HE染色检测小鼠海马CA1区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齿状回BrdU、BrdU/NeuN阳性细胞和DCX阳性蛋白以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发生;q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小鼠海马ephrinb1、EPHB2、MAP2、NMDAR亚型NR2A和NR2B的mRNA及蛋白表达。 结果: 1.ephrinb1/EPHB2/MAP2/NMDAR与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发生的关系: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Morris水迷宫实验寻台时间显著延长(P<0.01),出现学习记忆功能障碍;HE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细胞排列紊乱、破碎且不规则,出现核固缩、碎裂等显著的神经元病理损伤(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海马齿状回BrdU、BrdU/NeuN阳性细胞和DCX阳性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q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海马ephrinb1、EPHB2、MAP2、NR2A和NR2B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 2.tDCS对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发生的作用及其与ephrinb1/EPHB2/MAP2/NMDAR信号通路的关系 与模型组相比,tDCSH治疗组小鼠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寻台时间显著缩短,学习记忆功能显著提高(P<0.01);HE染色显示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多,排列规则、病理损伤显著改善(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海马齿状回BrdU、BrdU/NeuN阳性细胞和DCX阳性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海马ephrinb1、EPHB2、MAP2、NR2A和NR2B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 结论: 1)脑缺血可促进海马内源性神经发生,但不足以改善缺血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2)ephrinb1/EPHB2/MAP2/NMDAR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后海马内源性神经发生的过程。 3)tDCS可进一步促进脑缺血后海马内源性神经发生并改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ephrinb1/EPHB2/MAP2/NMDAR通路激活。

马晓娇

展开 >

脑缺血 经颅直流电刺激 海马神经 促红细胞生成源肝细胞配体b1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 微管相关蛋白2

硕士

药学;药理学

邱红梅

2020

重庆医科大学

中文

R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