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学校园的绿地景观建设不得其法,要么在建设时只关注教学建筑建设而忽视校园绿地景观建设,使得校园绿地面积不足;要么在校园有限的空地上盲目地种植一些树木花草,形成不协调的人文景观;要么生搬硬套,导致校园绿地景观千篇一律、景观同质。究其原因,一是学校管理层对于生态校园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绿地景观建设没有与学校建设同时规划、同时设计与同时施工,三是在校园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探寻一条生态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有效途径势在必行。 本研究以生态学为理论指导,以张家界市民族中学的绿地景观为对象,充分汲取国内外在生态校园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绿地景观现状进行了科学客观地评价,在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就张家界市民族中学的绿地景观进行了道路、景观格局、雨水花园、小品、灯饰、植物配置等多方面的提质改造设计,形成了可行的生态校园设计方案。 张家界市民族中学的绿地景观系统虽然初步形成,但依然存在景观布局不合理、道路系统不健全、硬质地面导致的排水不畅、植物配置的随意性与单调性、小品数量有限且与校园文化不协调、绿地率偏低等诸多不足。针对上述不足,本设计构建了“一轴两带、三水七区”的绿地景观格局,即一条中心景观轴,两条林带绿廊,三处水景,活动集散区、教学科研区、实验教学区、景观休闲区、师生生活区、学习娱乐区、体育活动区七个功能区。道路设计以人性化为理念,保留原有的主干道,主要就各区的步行道进行调整与景观设计。雨水花园设计采取增加下渗、滞留地表水、净化污水的策略,以缓解内涝,起到调节水质、维护生态的目的,促使校区的污水处理及其地下水资源修复生态可持续,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小品设计以土家校园文化为理念,以契合当地文化特色并满足师生生活学习对于绿地景观的环境要求。灯饰设计以简化为风格,以突出校园夜景。设计过程中始终贯穿生态学理论并结合景观生态学、园林设计等相关理论,以打造生态校园为终极目标,旨在为同类地区类似的中学生态校园建设提供示范与借鉴。 文章共三章。第一章概述,介绍研究背景、研究进展、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方案等。第二章研究区域概况与设计基址分析,介绍项目概况、设计定位与原则以及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等。第三章张家界市民族中学绿地景观设计方案,介绍总体布局设计、生态校园空间结构设计、生态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生态空间景观具体设计、生态景观小品及生态植物造景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