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树远缘杂交叶片表型和主要生化成分遗传变异的研究

茶树远缘杂交叶片表型和主要生化成分遗传变异的研究

扫码查看
茶组是山茶属中最具经济价值的一个组,茶组植物杂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茶种内不同栽培品种之间,茶组内不同种间、或茶组与山茶属其它组间下属物种远缘杂交的研究甚少。金萱(Camellia sinensis cv. Jinxuan)和毛叶茶(Camellia ptilophylla Chang)是茶组内的两个不同种,它们的历史起源、地理分布、形态学性状、生化特征、遗传物质基础和嘌呤碱代谢途径等都有较大的差异。 本文以金萱(♀)和南昆山毛叶茶(♂)及其远缘杂交育成的66株F1代全同胞系茶树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同时分析茶叶中多种主要生化成分的HPLC方法基础上,对茶树远缘杂交叶片表型和主要生化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为后续深入研究远缘杂交亲子代种群性状遗传变异的分子机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一、F1代17个叶片表型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8.33%~49.02%,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18~1.61,多对叶片表型性状特征之间存在遗传相关性;父母本相对F1代全同胞系的遗传多为负向显性,相对遗传力a1最高为0.85,最低仅0.09。父本在芽叶色泽等7个性状中相对遗传力较高,母本在芽叶茸毛等8个性状中相对遗传力较高。14个叶片性状表现出中亲优势,中亲优势率为-38.00%~23.33%,其中芽叶茸毛等11个性状为负向中亲,芽叶色泽等3个性状为正向中亲,叶宽和叶脉对数表现出负向超亲,叶尖表现出正向超亲。 二、依托Agilent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EclipseXDB-C18(4.6×150nm,5μm)色谱柱,以0.1%的三氟乙酸-超纯水溶液(A)和纯甲醇(B)为流动相, 建立了一种45min内同时测定茶叶中没食子酸和8种儿茶素单体的HPLC方法:洗脱梯度为0~30min,90%~70%A;30~40min,70%~20%A;40.1~45min,保持90%A。柱温38℃,进样量10μL,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为278nm; 建立了一种40min内同时测定茶叶中4种生物碱的HPLC方法:洗脱梯度为:0~20min,保持90%A;20~30min,90%~80%A;30~35min,80%~20%A;35~35.1min,20%~90%;35.1~40min,保持90%。柱温38℃,进样量10μL,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 三、F1代4个生物碱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20.02%~51.54%,12个儿茶素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9.28%~56.04%;远缘杂交亲子代可聚为四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包括N09等28个F1代单株,第Ⅱ类群包括母本和N20等15个F1代单株,第Ⅲ类群包括N52等21个F1代单株,父本自聚为第Ⅳ类群。F1代多对高度相关的生化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模型;对儿茶素单体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得到3个主成分和F1代儿茶素综合得分排名。在亲本相对遗传力上,5个生化指标表现出正向显性,3个生化指标表现出负向显性;在F1代杂种优势表现上,5个生化指标表现出正向中亲,3个生化指标表现出负向中亲,7个生化指标表现出正向超亲,1个指标表现出负向超亲优势。

罗莉

展开 >

茶树 远缘杂交 生化成分 叶片表型

硕士

茶学

黄亚辉

2020

华南农业大学

中文

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