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黑木相思生物量模型与固氮效应研究

黑木相思生物量模型与固氮效应研究

扫码查看
固氮植物根部具有根瘤菌根系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态氮,提高土壤氮素的含量,而且固氮植物具有丰富的枯落物,使针叶林枯落物的分解过程加速和养分快速周转,同时枯落物中的多种有机物质可中和针叶林枯落物中的酸性物质,使原有的枯落物元素的组成发生改变从而改良杉木土壤的物理结构,增强土壤肥力并改善地力。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含羞草亚科(Mimosoideae)、金合欢属(Acacia)的阳性常绿乔木。它的适应性强,可固氮,其心材呈棕色至黑棕色且间有红色条纹且整齐美观、材质密实、声学性能优异,在家具、贴面板材和造船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作为一种用材与绿化树种,引入中国后,因其可固氮,改良土壤,生态与经济效益明显,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选择黑木相思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植物-土壤中的氮含量以及δ15N自然丰度,应用15N自然丰度技术开展黑木相思固氮能力的研究,得到主要结果如下: 1.黑木相思各部分器官生物量模型:在考虑各器官相容性的前提下,以D2H为变量,各器官的生物量模型分别是: 树干:W=0.0239(D2H)0.9453R2=0.9954 树枝:W=0.0011(D2H)1.1149R2=0.9864 树皮:W=0.0037(D2H)0.9368R2=0.9861 树根:W=0.0495(D2H)0.7017R2=0.9931 树叶:W=0.0011(D2H)0.9594R2=0.9907 2.生物量分配:树干占植株生物量最大,最高达61.63%,树皮生物量比例随径阶越小比例越小;树枝生物量比例和叶片生物量比例随胸径的增大而增大。 3.杉木林、桉树林和黑木相思林三个样地不同类型的δ15N大小依次为:桉树土壤>黑木相思土壤>杉木土壤。土壤δ15N与植物(叶片)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植物样品来说,土壤中15N更为丰富。 4.黑木相思土壤氮含量要比杉木土壤、桉树土壤的氮含量要高,氮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大而变小;黑木相思林样地的含氮量要比杉木林样地、桉树林样地的含氮量总体要高。 5.以鹅掌柴、杉木和桉树作为参比植物,计算得出黑木相思的固氮百分率(%Ndfa)为65.29%,黑木相思单位面积生物固氮量为193.63kg/hm2·年。

赵苗菲

展开 >

黑木相思 生物量模型 固氮效应 土壤肥力

硕士

风景园林

丁国昌

2019

福建农林大学

中文

Q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