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麦几个农艺和加工品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小麦几个农艺和加工品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扫码查看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2n=6x=42),包含A、B和D三个染色体组,基因组极大,由于其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导致小麦较水稻、玉米等作物分子方面的研究落后。研究表明,小麦的农艺和品质性状大部分为数量性状,表型取决于基因×环境互作。因此针对小麦重要农艺和品质性状进行QTL定位,对于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陕农33和AVS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小麦55K基因芯片,对包含164个株系的RIL群体进行多态性分析,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并对小麦株高、穗长、穗下节和品质性状进行QTL定位。获得了以下结果: 1、在2年3个环境下对RIL群体和2个亲本的株高、穗长、穗下节和加工品质相关性状进行测定。表型数据分析表明:各性状在亲本间表现出显著差异,且各性状在RIL群体中的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的绝对值均小于1,服从正态分布,且在多个环境下群体均有表现超亲分离,表明控制相关性状的等位基因随机分布在双亲的染色体上。 2、在三个不同环境中检测与株高、穗长和穗下节长相关的QTL共34个,分别位于1B、2B、2D、3A、3B、3D、4B、4D、5A、5B、5D、6A、6B、6D、7A和7D等16条染色体上,包括控制株高的QTL14个(PVE:3.47%-18.87%),穗长12个(PVE:0.64%-30.13%),穗下节8个(PVE:3.95%-16.21%)。其中主效QTL有9个,微效QTL为25个。 3、在三个不同环境中检测到控制品质相关性状的QTL共47个,定位在1A、1B、1D、2B、2D、3A、3B、3D、4A、5A、5B、5D、6A、6B、7A和7B染色体上。控制最大抗延阻力的QTL数目最多为7个,沉降值次之为6个,吸水率最少仅有1个;其中,25个可解释大于10%的表型变异,有22个QTL可解释5%-10%的表型变异。 4、Qph4B(株高)、Qsl2D(穗长)、Qtfil4B(穗下节)、Qgpc2B(籽粒蛋白质含量)和QSv2B(沉降值)可以在两个环境下检测到,并且可解释的表型变异大于10%,属于稳定的主效QTL位点。

吴胜男

展开 >

小麦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QTL定位

硕士

作物学

王成社

2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文

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