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北地区降雨量少、蒸散量大,风沙活动强烈,极易在土壤动物、植物根系等的作用下产生优先流,因此开展辽西北风沙地优先流研究,对于深入认识辽西北风沙地土壤入渗补给过程、植被恢复、水土保持以及防治地下水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辽西北风沙地土壤优先流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本文以辽西北风沙地不同林龄樟子松林地为研究对象,室外进行了野外土壤优先路径染色试验;室内土壤大孔隙、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等试验,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水分穿透曲线、根系指标、染色剖面图像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1)四个样地土壤自然含水率、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有机质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土壤容重与其趋势相反,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自然含水率和有机质增大,而容重和总孔隙度减小。 (2)四个样地的水分穿透曲线均成增长的趋势,至80~90s时出流速率趋于稳定,在100s左右达到稳定。24和49年林龄的樟子松林地和对照样地稳定出流速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四个样地土壤大孔隙数量均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土壤大孔隙的半径范围在0.69~3.66mm之间的土壤大孔隙半径都有可能影响水分运移。 (3)四个样地开挖剖面有明显的优先流发生,四个样地被均匀染色面积深度范围依次为0-8cm、0-10cm、0-15cm和0-20cm,其剖面的最大染色深度也存在差异,对照>49年>38年>24年,其剖面的染色面积比随着土层的增加而减小。分析四个样地优先流特征,得到49年樟子松林地土壤优先流特征与对照样地相似,樟子松林随着林龄的增长,其根系发育,造成土壤大孔隙深度变大,导致土壤保水能力减弱,对于风沙土的治理起到了反作用。 (4)四个样地根长密度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0-10cm土层根长密度最大,染色区根长密度数值依次为49年>对照>38年>24年。樟子松林地随着林龄的增加,其根长密度也随之增加,染色面积比也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四个样地随着林龄的增加根系生物量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根系生物量对优先流路径有一定影响,但这种效果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