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我国政府采取了各种形式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但相关政策对企业的创新发展是否起到显著作用、哪些因素会影响相关政策的支持效果,一直未得出一致的结论。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中的基础性产业,本身科技性强,也一直是政府推行创新支持政策的主要对象。因此,本文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深入研究我国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 本文首先介绍了政府补贴、税收优惠与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对其作用机制作了理论探讨。其次,分析两种创新支持政策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2013-2017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中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设定研发投入和产出模型,选择合适的投入和产出变量,基于多元线性叫归模型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1)研发投入方面,政府补贴的激励效应非常显著,即研发补贴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对研发资金的投入;(2)相比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3)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的政策效果会由于企业性质、企业规模、研发人员投入的不同而有所差别;(4)中介效应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在政府补贴促进创新产出的过程中,发挥了完全中介效应;企业风险因素在创新产出的税收激励上,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最后,根据现状分析和实证结论,对政府更好地利用财政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