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截形叶螨危害下枣冠层高光谱特征及危害等级估测模型研究

截形叶螨危害下枣冠层高光谱特征及危害等级估测模型研究

扫码查看
枣(Ziziphus jujuba)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林树种,新疆独特的光热资源非常适合枣树种植,因此素有“世界红枣看中国,中国红枣看新疆”之称。随着新疆林果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新疆枣产量占全国产量近40.0%,成为全国枣产量第一大省。然而,由于田间管理水平不高、植物保护措施不到位等因素,每年枣种植区都会规模发生“红蜘蛛”—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虫害,严重影响着枣产量。本文以截形叶螨危害下枣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冠层光谱测定、室内生理参量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冠层尺度上分析枣冠层高光谱特征及其与冠层叶绿素含量、含水量及叶螨危害等级的相关关系,构建了虫害胁迫下枣冠层生理参量含量和危害等级的光谱估测模型,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 枣冠层光谱特征分析表明,枣健康植株与虫害胁迫下植株冠层光谱特征曲线总体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是不同截形叶螨危害时期的冠层光谱特征具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近红外光区表现为爆发前期>爆发期>爆发后期,同一时期内是随虫害等级的增加,冠层光谱反射率逐渐减小,枣叶绿素含量和含水量的值也相应降低。观察枣冠层一阶微分光谱反射率特征发现,红边位置的微分光谱中会出现“蓝移”现象。 通过相关性分析,一阶微分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枣冠层生理参量与冠层光谱间的相关性,而且不同危害时期均存在光谱敏感波段。爆发前期、爆发期和爆发后期与冠层叶绿素含量的敏感波段主要集中在1501~1606nm、480~1349nm和1501~1749nm、550~850nm和1173nm,而与冠层含水量的敏感波段主要集中在1550~1770nm和2224nm、1214~1220nm和1600~1779nm、550~1200nm。利用敏感波段分别建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其中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的估测精度最佳,拟合效果最优。 通过冠层光谱与危害等级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冠层光谱与危害等级敏感波段主要集中在750~900nm、1000~1349nm和2220~2349nm,这与枣生理参量筛取的光谱敏感波段存在重合部分。因此,选择生理参量及光谱敏感波段为自变量,危害等级为因变量,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构建截形叶螨危害下枣冠层危害等级光谱估测模型,准确率达到了76.30%。

连玲

展开 >

截形叶螨 植株冠层 光谱特征 危害等级

硕士

森林经理学

王振锡

2020

新疆农业大学

中文

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