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全球气候剧烈变化,生态系统中由于出现大量的资源异质斑块而变得越来越脆弱,氮、磷作为植物生长、发育及繁殖必不可少的矿质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有效性及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平严重制约着植物的生理生态过程。生态化学计量学能够反映植物的生态策略,对荒漠植物植物分配利用有限资源的策略提供了研究途径。植物分生组织是植物各类器官生长发育的起源,国内外研究大多关注植物分生组织发生的解剖构造以及基因调控两个方面,而对分生组织发生的宏观研究较少。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是我国荒漠植物的主要建群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本研究通过野外白刺样方实验以及人工模拟压条繁殖实验,对氮、磷施肥条件下,白刺各分生组织发生指标、白刺各器官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了探究,为施肥条件下白刺分生组织发生对环境的适应策略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同时为化学计量特征对白剌分生组织发生的养分指示作用以及白刺分生组织发生对养分利用率及限制作用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1)对白刺地上部分各项分生组织发生指标的研究发现,白刺分株同年的两个发育阶段之间各级枝分枝发生率没有明显变化,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白刺分枝中低级枝条萌生新枝的能力比高级枝条强。施肥条件下,少量的氮、磷元素的供应就能保证白刺分株高级枝条上分生组织最大化地发生分枝;较高浓度的氮、磷添加会使白刺减少分枝的发生。与施加磷肥相比,白刺二级枝与三级枝在施氮水平下均保持较高的分枝发生率,因此,氮肥比磷肥更能促进白刺分枝。 (2)白刺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分生组织发生指标问呈现较明显的异速生长规律。氮、磷两种施肥条件下,白刺一级枝上分枝发牛率与营养枝发生率呈等速生长,与施磷相比,施氮更能促进二、三级枝上分生组织分化产生生殖枝。氮、磷两种施肥条件下,与产生生殖枝相比,白刺三级枝上腋生分牛组织更倾向于产牛更多的营养枝。 (3)对于白刺地下部分分生组织而言,一定范围内的氮、磷施肥浓度可以促进压条上分生组织分化产生分株以及促进白刺压条上细根变粗或产生新根;较高浓度的氮、磷添加水平下,白刺地下芽分生组织营养繁殖力降低,凡施高浓度的磷与高浓度的氮相比,地下芽分生组织营养繁殖力下降速度更快,因此,高磷比高氮更能抑制白刺分株的产生。较粗根系发生具有显著的氮添加效应,而与氮相比,磷更能促进白刺细根的发生。 白刺分株枝条上叶腋分生组织分化形成分枝对较低的施肥水平响应较为强烈,而压条上分生组织分化形成分株和压条上根系的发生在施肥水平较高时才有较大的响应值。与磷素相比,白刺分株分枝的发生对氮素添加的反应不强烈。压条分生组织分株的形成对氮肥添加的响应较大,因此,与磷素相比,分株的形成需要更多氮素的供给。根系对氮、磷添加的响应方向更倾向于变长和增粗,而总体数量没有太大的变化。 (4)通过白刺各器官和施肥梯度对白刺体内养分含量和化学计量比的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发现,相对于向土壤中增施不同浓度的氮、磷肥,白刺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差异是对白刺体内养分含量和化学计量比主要的影响因子。 (5)白刺分生组织发生与各器官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白刺地下芽营养繁殖力和根系发生数量与压条、根系的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二者分别与压条N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压条和根C∶N化学计量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C:N化学计量比可以对地下芽分生组织营养繁殖力以及根系发生数量起到很好的养分指示作用,而地下芽分生组织营养繁殖力和根系发生数量只能对施氮条件下压条中N、P养分限制做出预测,而对其他施肥条件下各器官的养分限制并不能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