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委陵菜属4种植物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委陵菜属4种植物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扫码查看
本研究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蔷薇科(Rosaceae)委陵菜属朝天委陵菜(Potentilla supina L.)、匍枝委陵菜(P. flagellaris Willd. ex Schlecht.)、委陵菜(P. chinensis Ser.)、鹅绒委陵菜(P.anserina L.)4种长春地区常见的植物的根、茎、叶组织结构进行比较解剖学研究,旨在了解其结构差异,为委陵菜属的分类及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运用植物生理学、植物解剖学、生态学等理论对其解剖结构比较研究,探讨4种植物在生境、引种、驯化以及系统演化地位。研究结果如下: (1)4种委陵菜均为异面叶,都有表皮毛,气孔类型均为无规则型。4种委陵菜的栅栏薄壁组织均为2层,呈长圆柱体,海绵薄壁组织较为短小,且排列无规则,有明显的胞间隙。同时,4种委陵菜叶片结构的疏密度、叶肉栅栏薄壁组织与海绵薄壁组织的比值、维管束结构也存在着显著差异。朝天委陵菜、匍枝委陵菜、委陵菜和鹅绒委陵菜叶片结构的紧密度依次为40.94%、38.00%、41.68%、39.79%;栅海比分别是1.32、1.17、2.09、1.30;4种委陵菜的气孔指数以及气孔密度的大小,气孔指数分别为18.08%、17.85%、18.27%、18.01%;气孔密度分别为156.58个/mm2、126.35个/mm2、278.94个/mm2、137.45个/m-m2。4种委陵菜叶片结构特点体现了同属植物亲缘关系较近,不同种间的差异也体现了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叶片结构的疏密度、栅海比、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特征指标来衡量植物的耐旱、耐寒性,表明4种委陵菜的耐旱、耐寒性大小为:委陵菜>朝天委陵菜>鹅绒委陵菜>匍枝委陵菜。 (2)4种委陵菜茎的解剖结构相似,均有表皮、皮层、中柱三部分组成,表皮都只有1层,从朝天委陵菜、匍枝委陵菜、委陵菜、鹅绒委陵菜4种植物的茎的横切面可以看到它们的维管束类型都是无限外韧维管束,呈环状排列,维管束都较为发达;朝天委陵菜维管束有18个,匍枝委陵菜有5个,委陵菜16个,鹅绒委陵菜9个;4种委陵菜髓厚度大小分别是2162.91±302.59μm、464.79±64.11μm、3330.75±310.39μm、1019.07±149.84μm。导管类型为环纹、螺纹导管。4种委陵菜中维管组织与基本组织(皮层和髓)的比值分别为15.36%、31.98%、12.82%、28.13%,表明植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耐旱性,4种委陵菜耐旱能力大小为:委陵菜>朝天委陵菜>鹅绒委陵菜>匍枝委陵菜。 (3)4种委陵菜植物根的表皮都由1层细胞组成,表皮厚度差异不明显,皮层数目多,有8~18层薄壁细胞组成,凯氏带不明显。朝天委陵菜、匍枝委陵菜、委陵菜、鹅绒委陵菜4种植物的根的生长发育方式都为外始式,委陵菜、鹅绒委陵菜初生根的原生木质部为三原型,匍枝委陵菜初生根木质部为四原型,朝天委陵菜为多原型。4种委陵菜根的维管组织较为发达,木质部导管的直径大小依次为65.35±19.66μm、58.68±18.09μm、66.47±19.88μm、61.13±18.39μm,表明四种委陵菜耐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委陵菜、朝天委陵菜、鹅绒委陵菜、匍枝委陵菜。 (4)朝天委陵菜、匍枝委陵菜、鹅绒委陵菜茎的导管分子类型均为螺纹、环纹导管,委陵菜茎的导管分子类型为螺纹、环纹、网纹导管,已经出现了较为进化的网纹导管类型特征。同时,委陵菜也保留了原始特征;4种委陵菜导管直径委陵菜最大,匍枝委陵菜最小,同样也反映了委陵菜较为进化的地位。

赵重阳

展开 >

朝天委陵菜 匍枝委陵菜 委陵菜 鹅绒委陵菜 植物解剖学

硕士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张友民

2020

吉林农业大学

中文

S6